便秘是消化系統疾病的常見症狀,是指多種原因造成的大便次數減少和糞便幹燥難解。一般每周排便少于2—3次或是一天一次但是感覺排便困難,排不幹淨不順暢都屬于便秘。炎熱天是胃腸病放縱的季節,便秘是立秋後胃腸病高發的典型案例。遭遇便秘,我們如何正确應對呢?
每周排便少于2~3次 你可能便秘了
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柴進最近遇到一個便秘的病人,他向柴副主任訴苦:“我今年20歲,3年前得過膽結石、膽囊炎,還有胃潰瘍。一個月前胃痛嚴重,查出“膽胃綜合征”,吃藥後有好轉。但同時出現便秘,好幾天才排便一次,吃酚酞片(一次6片)後有緩解,吃完第3天又無法排便。請問怎樣解決便秘?”
柴副主任介紹,從醫學角度講,便秘一般被定義為排便每周少于2至3次,嚴重者甚至排便一周少于1次。然而不同患者的表現不盡相同,大緻有排便次數 明顯減少,或伴有大便幹結、排便費力、排便不盡感、下腹部不适等。少數人平時2天或3天才排便1次,且為柱狀軟便,應視為正常。偶然出現2至3天不排便對于很多人來說,不會有不适症狀,亦無需過度緊張。
便秘不是無中生有
或與7大不良習慣有關
柴副主任表示,便秘的發生通常和以下7種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1.久坐、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不僅會導緻肥胖及其它疾病,也會影響胃腸道功能。研究表明,與那些經常運動或者參加文娛活動的人相比,久坐的人群更容易發生便秘。然而在經常運動的人群中,便秘的發生與運動量無關。但是,缺乏運動是便秘的誘因。
2.低膳食纖維飲食
膳食纖維是一種不被消化的多糖,在谷物和蔬菜等中含量較高。它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可以促進軟便的形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卻明顯降低。
3.不愛喝水
喝水少會導緻身體缺水,進而使大便中被吸水份增多,大便變得幹結。
4.愛吃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是高脂、高糖、低纖維素食品的代表,會減慢腸道蠕動,從而誘發便秘。
5.濫用OTC營養補充劑
這是大多數人忽略的一點,鐵劑和鈣劑是引起便秘的常見原因之一。
6.過度使用促排便藥物
過度使用刺激性的促排便藥物會使排便産生依賴性。如果每天都使用促排便藥物,可能會導緻結腸喪失其靠自身運動排出大便的能力。所以,應避免長期使用促排便的藥物或使用灌腸劑促排便。
7.經常憋大便
由于嫌棄公共廁所不夠整潔,遇到隻有馬桶沒有蹲便等原因,經常憋着不解大便,久而久之會因排便習慣受影響導緻便秘。
專家支招如何預防便秘
柴進副主任表示,預防便秘,有6點注意事項:
1.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睡眠,學會管理自己的心理壓力。
2.便秘患者應進食早餐,此時胃結腸反射處于高峰期。
3.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偶爾不規律排便也是正常的,不必過度焦慮。如遇排便困難,可以在坐馬桶時将腳擡高15cm,使臀部屈曲形成一種蹲坐的姿勢。
4.每天攝入足夠量的蔬菜、水果及全谷物,以保證膳食纖維的攝入。例如:成年人每日攝入膳食纖維的推薦量為14克/1000卡路裡食物。達到這個目标需要循序漸進,突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可能會導緻腹脹和排氣增多。
5.參加适合自己的運動。
6.多喝水。感覺到口渴或是尿色深黃是簡易判斷身體需要水的信号。
出現這些情況 需要到醫院就診
盡管便秘大多和不良習慣有關,但仍可能預示着疾病,柴進副主任建議,在這些情況下出現的便秘,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1.平時的排便習慣突然變化,尤其是年齡 > 40 歲。
2.排便時疼痛。
3.糞便含血或是黑色,柏油樣便。
4.需要定期使用瀉藥 (每 2-3 天或更頻繁)促排便。
5.便秘伴有疲乏,不适,嘔吐,體重下降,頭痛,發燒。
6.沒有明顯原因情況下便秘症狀>7 天。
7.水樣便或軟便從肛門漏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