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務中所稱的稅負率,一般是各項稅負與銷售收入的比值。主要用以看看取得的這些銷售收入,有多少要貢獻于稅收。或者說,稅收給企業取得的收入帶來了多大的負擔。
稅負計算的基本方法計算稅負,首先要計算出稅收。當然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不需要計算,直接可以得出稅負率的結論。比如,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稅負,就是征收率。又比如,以收入核定所得稅的企業,其所得稅稅負,就是附征率或者核定利潤率*相應的稅率。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要經過計算才能得出。
舉個例子老王在縣城裡開辦了一個商貿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本期銷售收入1000萬,供應商也均為一般納稅人,采購成本600萬元,其他成本共計208萬,不考慮其他影響因素。以此來計算老王的公司稅負。
增值稅稅負:
計算公式為(銷項-進項)/收入或者可以做一個變形,(銷項稅率*收入-進項稅率*成本)/收入=銷項稅率-進項稅率*成本率
由于進銷項均為一般納稅人,稅負率相同,因此實際負擔的增值稅為1000*13%-600*13%=52萬,稅負率=5.2%,用變形後的公式計算也是一樣,13%-60%*13%=5.2%。
其實,在現實中,可能并不是所有的采購都能夠取得進項票,并且也并不是所有的供應商都是一般納稅人,能夠提供13%的稅票。很有可能提供的是3%的稅票或者購買了一些服務,提供的是6%的稅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增值稅稅負還會更高。因此,實際的稅負可能受多重因素的影響。
所得稅稅負:
先計算企業的所得。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利潤表來幫助理解。
稅金及附加:52*(5% 3% 2%) (1000 600)*0.0003=5.68萬
所得稅=(1000-600-5.68-208)*25%=186.32*25%=46.58萬
所得稅稅負=46.58/1000=4.66%
這裡的計算基于一個假設,即企業發生的成本都取得合規的稅前扣除憑證,并且沒有其他的調整事項。實際中,企業可能有未取得發票,或者取得了不合規的發票,或者有些項目稅法規定不能扣除的情況,這些都會影響企業的所得稅稅負。
綜合稅負:
企業所納稅的總和=52 46.58 5.68=104.26萬
綜合稅負率=104.26/1000=10.43%
實際中企業的稅負率可能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企業要做的是關注行業稅負率,但不迷信預警稅負率。
各行業的“預警稅負率”(僅供參考)
企業的稅負率,的确是稅務的一個風控指标。但也并不是“一刀切”。不同地區的不同企業是完全有可能産生不同的稅負率的,而且即使是生産相同産品的企業,由于經營方式、價格定位、銷售策略、稅務籌劃等因素的不同,稅負也可能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因此,如果企業發現自身的稅負率與同行業産生了較大的偏差,那麼需要思考是否有合理的解釋。比如,企業由于銷售策略的改變,增加了大量的采購,或者企業由于新産品的優勢,帶來了上下遊企業間定價的改變等等,都有可能引起企業稅負率的異常。隻要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能夠予以合理的解釋,那麼也不需要杯弓蛇影,過度恐慌。
綜上,企業的稅負率是衡量企業所承擔稅負的指标。這些指标在實際業務中會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企業可以通過控制相關因素,來降低企業的綜合稅負。對于行業稅負率,企業需要關注,并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進行分析,看看波動或者異常是否能夠進行合理的解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