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正規戒網瘾學校和不正規學校區别

正規戒網瘾學校和不正規學校區别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9 08:10:38

3D:江西“豫章書院”被曝鞭打學生,區政府回應情況部分存在。新京報“動新聞”出品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廬……”王勃的一篇《滕王閣序》,讓人對“豫章(也就是現在的南昌)”心馳神往。所謂“人傑地靈”、“俊采星馳”,說的是人文之鄉、書禮之地。

可就在最近,位于南昌的“戒網瘾”學校豫章書院,走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一位學生在網上發帖稱,自己曾在豫章書院遭受體罰、囚禁。據新京報報道,不少該校學生向記者證實此事,聲稱在學校還遭到虐待;甚至有女生稱,為了防止學生自殘,自己被“關小黑屋”、被要求當着“老師”面脫去内衣。

這樣的形象,和“豫章書院”這個馳名品牌糾葛到一起,斯文掃地。曆史上的豫章書院創建于南宋,是江西四大書院之一,與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白鹭洲書院齊名。至今已有800年曆史,曾是江西學術思想傳播、人才培養的著名官學機構。

2011年秋,豫章書院在停辦109年後,正式拿到了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批複,“豫章書院”重生。新聞當中的“戒網瘾”,便是其業務之一。

面對指責,10月30日晚間,南昌市青山湖區官方微博發布情況說明稱,經調查,網帖反映的問題部分存在,書院确實有罰站、打戒尺、打竹戒鞭等行為和相關制度。

“戒網瘾”學校裡的形形色色,我們已聽聞不少;體罰學生的行為,也時常見諸報端。但這次輪到了八百年“名校”豫章書院,而且還是披着“國學修身”、“心理輔導”的外衣,未免讓人難以接受。報道中提到,有的家長是“在網上搜到豫章書院後,看到有心理輔導”,有的是“為了讓兒子戒除網瘾,學習國學,生活規律一些”,但不曾想遭遇戒尺和鞭子,如今後悔當初。

而這些家長,當初也是按着書院的要求,或打着旅遊旗号、或借着走親友的理由,将孩子誘至書院。可以說,孩子是被家長騙去的,家長則是被豫章學院的名頭、“國學修身”和“心理輔導”騙去的。戒尺鞭子下的豫章書院,可謂欲蓋彌彰。

正規戒網瘾學校和不正規學校區别(把八百年豫章書院)1

圖片來自新京報“動新聞”視頻截圖

國學裡的修身,修的原本是心靈,是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而不是對身心的“修理”。豫章學院跑偏的“國學教育”,顯然背離了初衷。棍棒之下的“心理幹預”不是輔導,而是創傷。而這樣的暴力教育模式,更是在毀棄豫章學院的品牌。

體罰違規甚至違法,早已是常識和共識。然而,按照當地官方的表述,罰站、打戒尺、打竹戒鞭等行為在豫章書院是有着“相關制度”的,并不是偶然的、隐性的、個體的行為。那麼,有關部門在批複辦校、監督辦學時,眼睛是不是要睜大些?

退一步說,具體到“不良行為”,輿論也早已澄清:網瘾也好,厭學早戀也罷,都不是一種“病”,更不能通過“物力攻擊”制造身體傷害的方式,來達到所謂的“治療”目的。

據報道,豫章書院執行山長吳軍豹在朋友圈稱,“網傳鋼筋鞭子已由校長親手撕開埋于夫子像座下。”隻是,夫子凝視着曾經施加在學生肉體上的鞭子,恐怕心裡也不是滋味吧。

把曆史上名聲顯赫的江西四大書院之一的“豫章書院”辦成戒網瘾學校,是一種堕落。當地放着一個如此優質的IP不去珍惜、理性開發,反而淪落到千“生”所指的境地,實在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讓人心塞。

□與歸(媒體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