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請求幫助?我有一個遠房祖母,現在她已經不在了她和同輩的許多人都不一樣,其他的沒有印象了,但有句話是在我很小的時候,聽着她從那闊闊而薄薄的嘴唇間吐出來的女酋長說咒語般的經驗,她說:“人隻會去幫助他們第一眼望上去需要幫助的人”,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學會請求幫助?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我有一個遠房祖母,現在她已經不在了。她和同輩的許多人都不一樣,其他的沒有印象了,但有句話是在我很小的時候,聽着她從那闊闊而薄薄的嘴唇間吐出來的女酋長說咒語般的經驗,她說:“人隻會去幫助他們第一眼望上去需要幫助的人。”
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點像是指責或教育誰,也有點像在誇贊誰,總之,如今好像沒有辦法證實了。
常在各種學校測評裡看到“是否樂于助人”這一項,可是你見過“樂于被幫助”這一項嗎?當然沒有,一個人的好品質裡怎麼可能包括“樂于被幫助”?
殊不知,樂于被幫助絕不容易做到。第一件事情在于是否是發自心底的真“樂于”;第二件事是,接受幫助後,是被動享受,還是應該繼續去做一些什麼事情。
有趣的是,與我那位遠房祖母很類似的看法在數十年後終于姗姗來遲。那是一份名為《人生十二條法則》的清單,心理學家彼得森(Jordan B. Peterson)列出了他所認為的“現代世界每個人都需要知道的法則”,其中第一條是:“挺起你的胸,直起背來!”而在第二條裡,則赫然是一句在我們的傳統教育中會覺得驚恐,簡直要抵抗的句子:“把你自己當作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來對待。”
隻要你用心在生活中觀察,不難發覺“樂于被幫助”是我們教育裡長久以來缺失的一環,由此經常與之對應的“樂于幫助”也顯得很不自然,困難重重。
經常會聽到老一輩人口頭有一句話:“我不要誰幫忙,因為誰都不想虧欠。”當然,這是很有獨立與自信精神的。可是為什麼接受幫助就一定等同于虧欠呢?邏輯上講不通。當我們進了醫院也好,上了旅途也罷,總能清楚地知道每個人必須一定程度地助人,也必須一定程度地被助,這是無可違逆的規律和人的社會屬性。
仔細想來,人們長期害怕被幫助,一定程度基于大量的碰壁和失望經驗。對于許許多多,常年靠自己力量打拼,過程往往四處碰壁的人而言,“不要害怕被幫助的”這幾個字的難度高的超乎想象。他們長期以來隻相信自己的力量。然而人們經常忘記一件事:真正高質量的幫助過程中,被助者與施助者都可以獲得極高純度的快樂。而假如率先去懷疑這一點,幫助這件事也就無法完成了。扭扭捏捏或心存戒備,并不是總有利于自我保護,面對适時适度的幫助時,不如将自己适時地轉變為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會是更加好的選擇。會有很多理由來說服自己放棄一份動機還不太好判斷的幫助,轉而自己去面對難題,這當然無可厚非;但實際上“樂于被幫助”想要做得好依然是相當之不容易。
畢竟物質或精神的能量,不止在世間萬物,也總在人與人之間的流動,它本身也是需要訓練的學問。而受助和施助永遠環環相扣——絕不是隻有在廢墟重建或集體受困時才有的命題。有了一次或幾次順利的受助過程,并不代表一定需要立刻湧泉回報滴水之恩,而應該更好的方式将這幫助予以轉移和償還,例如将幫助轉移給更多與更大範圍的人,實際上在實踐中我們會慢慢得到許多可行方案,沒有标準方法,但起碼循環便開始有了向上的可能。
時至如今,我已經全然不曉得那位遠方祖母吐出那句神秘的人生經驗時,有沒有我想得這樣啰嗦。到底什麼是這句智慧話語的力量源頭?但我愈加堅信不疑,她一定不是随随便便地說出那句話的,至少,如同所有長長故事裡所說的那樣,祖母的秘方會是讓每一個小孫孫苦動一番腦筋的“紅桃底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