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教培融合?近日,在山東經貿職業學院與海程邦達供應鍊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混合所有制生産性實訓基地内,幾十名學生與企業員工翻動着手中的業務單據,發出“沙沙”聲響,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職業院校教培融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近日,在山東經貿職業學院與海程邦達供應鍊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混合所有制生産性實訓基地内,幾十名學生與企業員工翻動着手中的業務單據,發出“沙沙”聲響,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築巢引鳳,讓企業參與人才培養過程
學校位于山東省濰坊市,市内擁有諸多各類行業頭部企業。2017年以來,随着山東省推行新舊動能轉換,提出了産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要求,提高生産效率和周轉效率,淘汰落後産能,這為供應鍊管理行業帶來了大有可為的曆史機遇。
行業發展,人才先行。學校緊盯經濟社會發展和産業行業轉型升級需求,不斷增強人才培養适應性,築巢引鳳,以“混”促“改”,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打通校企合作不深入、産教融合層次低的痛點和堵點。
海程邦達供應鍊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供應鍊物流領域,主要業務内容包括貨物運輸、倉儲分撥、關務管理、跨境電商等供應鍊服務,與學校關務與外貿服務、國際貿易實務、跨境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培養目标高度契合。
“其實此前,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就有很多畢業生入職公司。他們紮實的專業技能和全面的綜合素質為校企雙方此次的深度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談及此次合作,海程邦達供應鍊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駐山東經貿職業學院混合所有制生産性實訓基地負責人劉建說。
學校選拔優秀學生,學生以“準員工”的身份進入雙方共建校内生産性實訓基地,企業員工與學生“一對一”結成了“師徒”關系。學生在“師傅”的指導下,利用公司的通關申報系統,進行報關單錄入、通關單證審核等真實項目的操作。
真崗實做,讓學生實現技能和素養雙提升
項目對接課程,生産與實訓同步,真崗實做不僅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精神,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
“與之前的實訓相比,現在每天獨立全流程開展出口報關操作,這種挑戰帶來壓力的同時也讓自己的責任心大為增強,有了主觀能動性,實操能力也随之提升。”2019級關務與外貿服務專業學生萬凱說。
2019級關務與外貿服務專業學生郭睿則表示,自己不僅提升了專業技能,還學會了沉澱心性,科學規劃,團結協作,能夠高效高質地完成業務項目。
據企業“師傅”介紹,經過近3個月的運營,學生的錄單速度與正确率大為提高,業務繁忙的時候,有的學生一上午可以錄入多達20份報關單。目前,整個生産性實訓基地出單量已經由最初的每月3000單升至現在的每月1萬單。
在企業“師傅”中有兩位分别是學校2008級和2016級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現為關務與外貿服務專業)畢業生劉曉楠和陳君。重回母校當“師傅”的她們感慨道,現在的師弟師妹很幸運,不出校門就能提前接受企業實際操作技能培訓和企業文化熏陶,将實現理論與實踐、學與做的高度統一,少走很多彎路。
本着雙向選擇、平等自願的原則,目前已經有兩名“準畢業生”簽訂了就業意向,實現了高質量精準就業,更有許多公司的部門經理求賢若渴,提前來物色“準員工”。
綱舉目張,讓校企深度合作全面鋪開
舉一綱而萬目張,抓住了以“混”促“改”以及深化産教融合這個“牛鼻子”,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開發、社會服務、“雙師”培養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也在全面鋪開。
學校國際商務系主任張強介紹,雙方共同修訂了人才培養方案,确立了“2 0.5 0.5”培養模式,在保證開足理論課的前提下,實現“認知、跟崗、頂崗”的梯度遞進。下一步,學校還将把實訓流程全面引入課堂,擴大覆蓋面,惠及更多學生,全面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學校國際商務教研室主任申華說:“學校剛剛為海程邦達的33名員工開展了為期10天的業務能力提升培訓,助力企業發展。未來,還将依托校内生産性實訓基地在創新創業項目孵化、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作出積極探索。”
此外,專業教師全程參與、深度介入校内生産性實訓基地的建設與運行管理工作,也是有效提升教師“雙師素質”的過程。
“通過親臨業務現場,能夠及時掌握目前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和新要求,實踐教學水平和科研攻關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繼而反哺教學,賦能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最終助力産業轉型升級。”學校關務與外貿服務專業教師張桂雲說。
(作者:程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