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文化在老一輩人心中是神聖與莊重的,在沉重的喪葬世俗當中也存有極多規矩,這些規矩是生者能夠為死者所做到的力所能及一份事。
畢竟逝者已逝生者即便再過心痛不已,也必須堅強活下去,唯一能做的便是讓死者體面離開,從古到今華夏民族始終認為死者為大。
不僅是基于對生命的敬畏與惋惜,同時也是對死者過往的一種祈禱,希望死者來生可以獲得夢寐以求的生活。
為何喪葬文化中會有那麼多不同的風俗,原因就在于喪葬文化誕生的原因是因生者希望死者安靜離開,而死者為大也代表着曾經的一切恩怨都将消弭不複存在。
愛恨情仇都随着死者的離開灰飛煙滅,古人認為如此便能為死者争取到甯靜的來生,也由此可見古人對生命的看重是多麼不容亵渎。
尤其是發展速度并不快速的農村迄今為止仍沒能徹底摒棄某種習俗,一般來說農村家庭更加重視古老觀念的傳承。
比如讓長子摔瓦盆來體現對死者的敬重,這種方式在古代以及當今部分農村地區依然常見。
摔瓦盆 千年曆史這種習俗誕生的初衷其實是讓後代來摔瓦盆,通過此舉也不難看出摔瓦盆的重點主要還是在瓦盆,瓦盆的不可替代性也不言而喻,而摔瓦盆這種習俗竟也有着千年曆史。
從西周開始也有了以摔瓦盆此種喪葬習俗,不過古時候的喪葬禮節十分複雜與繁瑣,不但有衆多規矩需要家族後代遵守,同時獻祭期間也必須奏樂以表哀悼。
這屬于以樂來抒發對死者的悼念之情,至于應該奏什麼風格的音樂則需要結合具體要求,其次依照初期的喪葬規矩是不會直接下葬的。
而必須将死者先停放于家中三日,并且棺材前方會擺放一個瓦盆,瓦盆内部很快便會裝滿紙錢,投放紙錢的主要是死者家族的後代們。
古時候人們極其注重家族的傳承,對于血脈的延續也非常重視,不論死者生前作為長輩與後代産生了何種矛盾與摩擦,依照老祖宗的規矩後代若是沒有為長輩吊孝。
那麼接下來一定會被衆人戳脊梁骨,提及這點就不得不說起愛惜羽毛的态度了,在古人心目中名聲才是一個人的第二張面孔,名聲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到人的一生。
雖說此種觀念在現代人看來着實過于拘謹,可是若無古人的這般在意羽毛,想必便也沒有了當今極具特色的華夏文明,再者古人在乎名聲更是因為去世後希望有人祭奠。
很多人都會看人去世後的影響力,縱然結局并非人們所能控制,可是如果生前懂得經營與愛護自身名譽,絕不做怙惡不能屢教不改之輩。
那麼很大概率上死後也不會遭人唾棄,相比于生前獲得的榮譽與地位,死後待遇也同樣不容小觑,當瓦盆中的紙錢越多也就表明死者長眠于地下也不會節衣縮食。
此乃為了保證死者在另一個世界中不必為金錢犯愁,生前生活富裕這便是維持條件,相反生前活得操勞艱辛這就等于為死者創造了另一種優秀的生活條件。
紙錢不是真錢卻是衆多死者皆需要的事物,但明明瓦盆才是象征着在另一世界生活條件的證明,摔壞豈不是沒有了物質條件的保障。
所以這種前後邏輯無法自洽的習俗其實是另有隐情的,隐情便是華夏民族燒陶業創始人範蠡,那時候身體素質已然一日不如一日的範蠡終于做出決定。
繼承衣缽 祭奠方式範蠡擁有一身好本事獨特的技術也令人眼紅心熱,可是眼睜睜看着幾位徒弟怕是無法短時間内出徒,範蠡又拿不定注意到底讓哪位徒弟繼承衣缽。
關鍵時刻有位徒弟站出來表示直接摔了那個代表範蠡手藝的陶盆,如此便算作是範蠡帶走了手藝,聽罷範蠡含笑點頭也未覺不妥。
久而久之當這則秘聞逐漸傳開之後,人們倒是覺得摔盆也是種不錯的祭奠方式,隻是到後面演變成摔瓦盆之後,這摔盆人選也發生了些許變動。
那就是摔盆之人可以繼承遺産,一個家族中長子才是擁有無可争議繼承權的角色,哪怕是大家族中的嫡次子身份方面都無法與長子相比較。
足以見得長子的地位在家族之中究竟有多高,不過關于摔瓦盆的習俗也有着一則感動人心的故事,從前有一對夫妻感情甚好遺憾的是妻子為續弦。
家中的兒子在生母去世後便有了後母,後母對這個孩子倒是視如己出,既沒有後母對養子的狠毒或是苛責,相反對養子盡到了一位人母應盡的責任。
不久後與孩子唯一還有着血緣關系的父親也撒手人寰,僅剩下養母與這個孩子相依為命,母子兩人為了生活四處奔走,後母也為了養子的未來付出了寶貴青春。
再後來天不遂人願養母竟是無情地離開了人世,鄉親們着實不忍看到男孩為養母的離世泣不成聲,便做主摔壞了那個被其後母帶在身邊的瓦盆,強行斷掉了男孩睹物思情的念頭。
自此以後摔瓦盆這個習俗也被賦予了不同含義,裡面包含着一對不是真正母子卻勝似母子的親情。
沒有血濃于水但是也不會比血脈親情要差,讓人們漸漸相信了人間尚有真情在,孝義在這則故事中被展現得淋漓盡緻。
太過重情 振興家族喪葬習俗一直被奉為不可替換的習俗也并非沒有原因,起因就是源于華夏民族太過重情的特點,家族傳承也正需要如此作為,唯有家族中人都凝聚成一股力量才能夠做到振興家族。
單憑一個人或是幾個人的努力萬萬無法實現,就如同範蠡猶豫到底要将手藝傳給哪位徒弟那般,幾位徒弟心中所念皆是如何讓師傅範蠡無後顧之憂,心思透明且熱烈真摯。
自然也不必擔心這門手藝是否會遭遇不公待遇,同理一個家族若要世世代代延續下去,也需要後輩與前輩相互理解與扶持。
換種角度而言喪葬習俗便是後輩尊敬前輩的方式,更是證明前後輩感情甚好的證明,長輩在後輩羽翼未豐期間加以庇護,而長輩與世長辭後輩也理應回饋前輩更多尊重與愛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