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除顫會不會痛? 電除顫:也稱非同步電複律,是指室撲、室顫時,因不能分辨QRS波群和T波,而與心電圖上QRS波群非同步發放直流電,使室撲或室顫轉變為窦性心律的方法非同步除顫的絕對适應症是心室顫動電刺激時無須考慮患者的自主節律,所以稱非同步除顫在心髒驟停時,為了争取時間,在不了解心髒驟停性質的情況下,立即行非同步除顫,稱盲目除顫,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急救除顫會不會痛?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電除顫:也稱非同步電複律,是指室撲、室顫時,因不能分辨QRS波群和T波,而與心電圖上QRS波群非同步發放直流電,使室撲或室顫轉變為窦性心律的方法。非同步除顫的絕對适應症是心室顫動。電刺激時無須考慮患者的自主節律,所以稱非同步除顫。在心髒驟停時,為了争取時間,在不了解心髒驟停性質的情況下,立即行非同步除顫,稱盲目除顫。
同步與非同步的依據
主要是依據心律失常時R波是否存在來确定:R波存在選用同步,R消失選用非同步。
單項波和雙向波的區别
是除顫儀的兩種不同工作方式。
除顫器上有兩個電極,單向波電除顫隻發出一次電流,電流流經身體的時間由身體的電阻決定,由于是單向電流,因此除顫時所需能量較大(360J)。
雙向波電除顫則在發出一次電流後,還可發出一次反向電流,而且能夠控制電流流通的時間,由于電流兩次流經人體,因此除顫時所需能量較小(150~200J)。
非同步直流電複律的适應症
非同步電複律用于當QRS波和T波分辨不清或不存在時,如室撲和室顫時,與心電圖上QRS波群非同步發放直流電,使室撲和室顫轉變為窦性心律的方法,叫做電除顫。
非同步電複律适應症: 心室顫動;心室撲動、無脈室速;快速室性心動過速伴血液動力學紊亂,QRS波增寬不能與T波區别者。
電極闆放置位置
前尖位: A---胸骨右緣鎖骨下方,B--乳頭的左側電極闆的中心在 鎖中線上。
前後位:A--右前壁鎖骨下,B--背部左肩胛下。
尖後位:A--心尖部,B--背後右肩胛角。
操作步驟
(一)評估
了解患者病情狀況、評估患者意識消失、頸動脈股動脈搏動消失呼吸斷續或停止,皮膚發绀,心音消失、血壓測不出,心電圖狀态以及是否有室顫波。
(二)操作前準備
(三)操作
1.将病人擺放為複蘇體位,迅速擦幹患者皮膚。
2.選擇除顫能量,單相波除顫用360J,确認電複律狀态為非同步方式。
3.迅速擦幹患者胸部皮膚,手持電極闆時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顫電極闆塗以專用導電糊,并均勻分布于兩塊電極闆上。
4.電極闆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電極闆上緣放于胸骨右側第二肋間。“APEX”電極闆上緣置于左腋中線第四肋間)電極闆與皮膚緊密接觸。
5.充電、口述“請旁人離開”。
6.電極闆壓力适當;再次觀察心電示波(報告仍為室顫)。
7.環顧病人四周,确定周圍人員無直接或間接與患者接觸;(操作者身體後退一小步,不能與患者接觸)。
8.雙手拇指同時按壓放電按鈕電擊除顫;(從啟用手控除顫電極闆至第一次除顫完畢,全過程不超過20秒鐘)。
9.除顫結束,評價除顫效果:電除顫後立即繼續CPR,經過5組CPR後,檢查心律,有指征時再次給予電除顫。報告“除顫成功,恢複窦性心律”。
10.移開電極闆。
11.旋鈕回位至監護;清潔除顫電極闆。
12.協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報告: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繼續做好後續治療;病人病情穩定,遵醫囑停用心電監護。取下電極片,擦淨皮膚。
13.電極闆正确回位;關機。
(四)操作後
1.擦幹胸壁皮膚,整理病人衣物,協助舒适卧位,密切觀察并及時記錄生命體征變化。
2.整理用物。
除顫的臨床應用在急症醫學中,各種原因導緻的心搏驟停,心電圖表現形式:
室撲或室顫:心髒不能有效射血。
心髒電機械分離:雖然有心髒電活動,但不能産生有效的心髒機械收縮,無心音及血壓。
心跳停止:既無心髒電活動,也無心髒收縮,心電圖呈直線。
終止室顫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是電除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