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錦鯉/文)甄學、花學、明學、晚學……八卦江湖幾乎每年都會誕生新學科,值此《花兒與少年·露營季》待播之時,花學再次迎來了文藝複興。
雖然“花少”已經闊别5年,但直到今天“花學家”的小論文仍常寫常新。
論抓馬程度、尴尬指數、反轉次數、售後服務,《花兒與少年》在内地綜藝裡都是難以超越的。
撕系綜藝“天花闆”
《花兒與少年》第一季的時候還是相對和諧的姐弟出遊節目,雖然有些小矛盾,但也無傷大雅。
到了第二季,節目成了小作精VS玻璃心的女明星修羅場,并衍生出“花學”,貢獻了諸多腳趾抓地的名場面。
幾位嘉賓們給觀衆奉獻的可不止是一場場大戲,至今花學裡還有不少吃瓜的未解之謎。
作為兩季《花兒與少年》的戰鬥元老,當初許晴被節目組委以重任,兩季的主要矛盾都是由她擔綱“主演”。
第一季裡的嘉賓相對“體面”,即使有所不滿,面對鏡頭也比較收斂,所以最後還是比較和諧的場面。
但第二季裡多了幾個不care鏡頭的嘉賓,大戲就接連上演了。
先是許晴拒絕甯靜的示好,一心歸順老大姐毛阿敏的陣營,可誰料,毛阿敏中途反水,帶頭“孤立”許晴,崩潰的許晴開啟了“發瘋”之旅。
幾位女嘉賓不斷交鋒,最終遭殃卻是楊洋。
楊洋走丢這場大戲已經不必贅述,但後勁兒還挺大。江湖傳言,楊洋自從參加花少後,5年再也沒上過任何真人秀。
許晴的“瘋”在于,大家都得關注我,不然就要鬧了。而甯靜的“瘋”就比較直接了,倆字:不去,四個字:莫挨老子。
她最出名的梗,一個是在鏡頭前罵髒話,創下了女明星的消音史,一個“預判肺炎”,因為不想去劃船,說掉水裡會得肺炎。
反正靜靜子的瘋是在明面上的,一群平時不怎麼熟的明星湊在一起旅遊,誰都覺得自己才是絕對C位。
再加上群體旅行本來就會因為意見不一造成各種沖突,很多人就選擇了隐忍,但甯靜不僅不忍,還處處放大這種矛盾。
幾位嘉賓也是把對彼此的不滿放在了明面上,有的覺得成員過于嬌氣,萬事都得以她為先;有的覺得一些成員完全溝通,難以捉摸的行為邏輯,配上表達不清的語言表述,吵都吵不到一起去。
總之最終的結果是,“撕”貫穿了節目始終。
常看常新
花學之所以被稱為花學,不僅能在當年引領潮流,在節目播完的幾年裡,還能時常掀起熱議甚至罵戰。
有意思的是,觀衆的心态在改變,研究花學的角度也随之變化起來。
比如,當年節目播出的時候,許晴、甯靜可以說是瘋系擔當,但幾經研究花學的觀衆發現,原來老大姐毛阿敏在“激化矛盾”上也出了不少力。
比如毛阿敏比較總愛cue自己老大姐的身份,說要照顧大家,但實際上隻是動動嘴皮子,說漂亮話。
在大多數需要做決策的時候,她要麼不出頭,要麼和稀泥,很像生活裡那種倚老賣老的長輩,也是時不時就被觀衆推出來嘲一番。
而許晴到底是不是公主病這個話題也至今被廣大群衆讨論着,随随便便引發一場激烈battle。兩季節目為她引來無數網友的吐槽,也将其“永遠的公主”形象深深植入人心。
當年吐槽她的聲音居多,但當幾年後有的嘉賓翻車,加上節目未播片段曝光後,也多了很多理解許晴的人。
想當初許晴貢獻了内娛綜藝史詩級的名場面,在被問到更喜歡跟哪一季的嘉賓一起旅行時,她脫口而出上一季。
還有冤種嘉賓繼續問為什麼,許晴說因為上一季的人都正常。許·啥也不怕·氣氛終結者·晴當初也因為這一句話被罵慘了。
不過時過境遷,網友也不得不說一句:晴姐respect。
至于甯靜自花少後集成了耿直女星的代表,且一直延續這個人設至今,而且時不時還會發放一些有關花學的新物料。
甯靜在采訪中被問到《花少2》相關時,就曾直言:大部分人都是在裝的。更在其他綜藝裡爆料:“花少團幾乎所有人都不聯系了”。
尤其是之前網上那段“房車帳篷”未删減版片段曝出來之後,吃瓜群衆對女明星的撕扯有了更深的體會。
那段被花學家們一幀一幀分析的視頻也就不贅述了,有意思的是,視頻曝光後,甯靜還第一個回應,陳意涵在下面還站隊了。
即便如此,甯靜也是絲毫沒給面子,直接發微博說,大家都是逢場作戲。
可能由于太過抓馬,以至于很多年後甯靜還會提起:我對房車沒有什麼好印象。
談論“花學”時,人們在談論什麼
據說普通人一起去旅遊都是絕交的最高效方式,一群明星去旅遊,要是從頭到尾都歲月靜好,可能也不太讓人信服。
《花少1》《花少2》雖然被吐槽,但流量很高,第一季收視一直排名同時段第一,最差一期的收視率都比第三季高,第二季雖然有所回落,但仍然很有讨論度。
《花少3》倒是歲月靜好了,留下的隻有青春、活力、結伴旅行、同甘共苦這樣的勵志标簽。可惜再勵志再積極的内容,觀衆并不買賬。
第三季收視跌穿地心,話題也是一落千丈,看來還真是網友就喜歡“狗血”的。
所以新一季節目嘉賓名單一出,網友們最期待的仍然是看抓馬劇情。
目前大部分明星旅行綜藝,隻是把明星聚在一起。表現的也多是非常美好的一面。過于美好就顯的不太真實,很難讓路人産生記憶點。
而一旦綜藝裡出現一個令人尴尬的人或者事件,像《中餐廳3》裡打造明學的黃曉明,《親愛的客棧》裡冷酷無情的劉濤,這些有争議的橋段就很容易引起多方解讀、吐槽,起到出圈奇效。
但這種自毀式的“撕系”綜藝也容易有反效果,比如很多矛盾都是靠後期剪輯來放大,觀衆越來越見多識廣,魔鬼剪輯也會成為綜藝節目被痛批的槽點。
而且咱們觀衆也不是隻愛撕扯這樣的低級趣味,一個尺度掌握不好,節目口碑也就一去不複返了。
旅行綜藝多以“慢”為主,但慢不意味着平淡如水的節奏,和完全沒有起伏的“劇情”。
如何讓嘉賓們的感情流露很自然,沒有太多表演痕迹。如何把真人秀和綜藝做得自然,可能也是國内節目組要思考的問題。
無論如何,真要說産生了真實人間交往實錄的,确實還非《花兒與少年》莫屬。
如今内娛人均AI,彰顯歲月靜好的時候,作為曾經瘋系綜藝的裡程碑,複興“花學”,沒準兒也能内娛帶來點新鮮的活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