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作者:劉林(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上海師範大學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關于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作者:劉林(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上海師範大學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城市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結晶,城鎮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鎮化是深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舉措,是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是促進共同富裕實現的重要着力點。當前,我國正在經曆着人類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城鎮化過程。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必須守好實現人民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的底線,切實提升城市發展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保障全體居民共享城鎮化發展成果,以進一步推動“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确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是我國一直以來不斷探索國家發展戰略、不斷彌合城鄉差距、不斷實現社會繁榮及公平正義、不斷改進政府執政理念的理論深化和總結。把“人的城鎮化”作為核心内容重點推進,不僅要讓農村轉移人口有房住,而且要享受城鄉居民平等的公共福利,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城鎮化是現階段實現人的發展和現代化的途徑和手段,而人的發展和人的現代化是城鎮化的基礎,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歸根到底是實現人的發展和現代化。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在更深層次上認識城鎮化的規律以及城鎮化與其他經濟社會發展領域的關系,不斷滿足城鎮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的共享性和可持續性。
促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必須要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優化管理體制機制,優化城鎮空間布局需要加強城市的軟硬件建設,構建層級有序、規模合理、分布協調的城鎮體系,使其更加符合民衆意願、回應民衆訴求、保障民衆權益。
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注重着力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實現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新型城鎮化發展是我國城鄉關系從城鄉分治走向城鄉共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鄉村振興,補足農業農村發展的曆史欠賬,促進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可循之策。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城鎮化建設目标,進入新發展階段,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持續關注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人民的“均等化”強調的不是基本公共産品的供給上講求絕對平均,而是強調城鄉居民在獲取基本公共産品上具有平等的機會和公平的結果,這就要求我們要着力持續把新增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提高農村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水平,讓進城農民工及其家庭真正融入城市,享受同等的社會保障、義務教育、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還特别指出,要“強化農民工工資拖欠治理,支持農民工就業創業,一定要讓廣大農民有更多務工增收的渠道”。也就是說,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并非隻是單純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向城鎮集聚,而是必須要讓進入城鎮的新移民擁有充分的就業機會,能夠享受平等的權益、更好的服務和更高的福祉,并逐步和諧地融入城鎮社會。
以人為核心新型城鎮化發展要積極促進城鄉協同發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縮小城鄉差距、提升城鄉協調發展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我國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已連續11年快于城鎮,促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對縮小城鄉差距、提升城鄉協調發展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進入新發展階段,鄉村人民生産生活方式逐漸被城市生産生活方式廣泛影響,城鎮化規模不斷擴充,城鎮社會的文化、組織以及結構都發生巨大的變化。與此同時,随着我國生産力的進一步發展,産能過剩問題逐漸突出,迫切需要城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城鄉生産關系,以解決發展當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在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推進過程中,要堅持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雙輪驅動,縮小城鄉發展差距,讓人民共享美好生活;應着力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實現農民工市民化,積極探索農村轉移人口的各項保障制度,改善他們的居住、就業、就醫等基本生活條件,确保外來流動人口與本地城鎮居民更多更公平地共享城市發展成果,提升外來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水平,這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最有效手段和最終體現,也是實現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根本要求。
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确保我國社會發展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重要要求。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力提升與滿足城鎮鄉村全體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為紮實推進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堅實保障。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與路徑研究》(項目編号: 18BKS136) 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相關閱讀:
【專家學者看兩會】以“穩”守住“兩條底線”,助力鄉村振興
【專家學者看兩會】以數字農業和數字鄉村建設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專家學者看兩會】破難題、增動力,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
【專家學者看兩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村金融大有可為
【專家學者看兩會】多措并舉推進我國智能制造快速發展
【專家學者看兩會】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專家學者看兩會】堅持系統觀念,開創意識形态工作新局面
【專家學者看兩會】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持續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
【專家學者看兩會】夯實産業之基 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