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天的解憂書館(ID: youjianfengyue01)
作者|夏暖風曦
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
作家白落梅寫道:
“一書一茶一知己,一朝一暮一人生。人的一生很短,所有的悲喜,隻在一壺簡潔的清茶中。”
最清淨的生活,是去除雜念,歸隐山林,做一個簡單的人。
書中見天地,茶中悟道,知己交心。
餘生,孤獨也好,清淨也罷,唯獨不再糾纏不清。
01
唯有書香如故
高爾基曾說:“讀書愈多,精神就愈健壯而勇敢。”
這個世界真真假假,人心難以參透,實在是學不會那些花花腸子,隻好躲避到書中,尋求一份安靜。
書,既是精神糧食,也是避難所。
最向往的畫面,就是獨自坐在院子裡,捧着一本書,慢慢進入書中世界,樹木蔥蔥,夕陽緩緩落下。
古人有多愛讀書呢。
聽說有一個名叫車胤的人,家中貧寒,沒有錢買燈油。
夏天夜晚,很多螢火蟲飛來飛去,閃着亮光。
車胤就想了一個辦法,捉了許多螢火蟲,裝在紗袋裡,用螢光照亮書本。
不知道這個故事是真是假。
倒是覺得很浪漫,在螢光之下,讀書,也許增添了幾分氛圍感。
在一天勞累之後,打開一本書,沉浸在故事裡,被感動、被震撼。
即使是隻看了一行字,也頗感舒服。
著名的相聲大師侯寶林隻上過三年小學,但是他内心卻依舊向往讀書。
有一次,他想買一本明代古書《谑浪》,跑遍所有舊書攤,都沒有發現這本書。
後來他得知圖書館有這本書,于是一連半個月都去圖書館裡抄書,一部十萬字的書,就這樣抄完了。
讀書,在于意境,它是孤獨的,是細膩入微的。
“閉戶著書真歲月,種松皆作老龍麟。”
世界變幻莫測,唯有書香如故。
02
人生如茶,清醒自知
三毛寫道:
“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愛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風。”
一杯茶,入口是苦的,令人清醒。
回味後是甘甜,醇厚滋味,在舌尖彌漫開來。
人生如茶。
少年時,如剛采摘下來的嫩尖,鮮嫩、活力,具備一切可能。
中年時,早已被烈火烤灼,褪去青澀,隻留下苦澀,獨自磨練。
老年時,在一盞清水中,散發出清香,釋放出甘甜。
陸羽一生愛茶,被稱為“茶聖”。
24歲定居江南,跋山涉水,以茶民為友,以茶葉為伴。
隐居山間,耗時著成《茶經》。
他在詩歌中寫道:
不羨黃金磊,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台;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淩城下來。
熱鬧的酒席,不如安靜的茶席。
書室之内,點燃一炷香,煎起一 壺茶,幽靜的空間,讓靈魂安撫。
周身隻聽得見沸水聲音,以及自己的心跳聲。
不必再戴上面具,茶是最好的夥伴,它包容你的一切懦弱、無助,然後将情緒内斂,化作力量。
人生當如茶,不争不怨,隻是讓清水醞釀出種種滋味。
最後才明白,人生不過是飲盡苦澀後,才能品嘗到甘甜。
03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林語堂說:“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再多委屈,再多難受,能與知己訴說,此生不再恨老天爺不公平。
枕邊人,不一定是知己,同處一室,不一定是知己。
真正的知己,是能讀懂你的心意,也給你力量的人。
記得“高山流水”的典故。
俞伯牙善于彈琴,而鐘子期善于欣賞。
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的是高山。而鐘子期說:“ 好啊!簡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不管伯牙彈什麼,鐘子期都能讀懂他的心意。
後來鐘子期去世,伯牙認為再也找不到知音,于是把琴給摔碎了。
李叔同在《送别》裡寫了這樣一句歌詞: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别夢寒。
人到中年,你會發現身邊的人漸漸離去,滿腔苦楚,不知與何人說。
餘生不長,隻求知己相伴。
04
最清淨的活法
人活一世,真正能抓住的東西不多。
一盞清茶,一捧好書,一個知己,能有片刻清閑自在,就沒有白活。
“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
不附庸風雅,不故作姿态,隻是靜靜地感受人間百态。
喝茶醒神,讀書清心,知己相伴,是最清淨的活法。
每個點贊和在看,儒風君都喜歡!
來源: 儒風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