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無關 圖片來源網絡
80年代-90年代,在我家的小鎮上理發是5元,去時尚一點的發廊洗剪吹是15元。
2010年左右,小鎮上理發價格已漲價到10元,發廊洗剪吹是25元。
現在我問發小,小鎮上理發價格已漲價到15元,發廊已沒有了,想剪時尚一點的頭發都要進城去剪了,價格都在35元-168元區間浮動,主流價格是35元-68元。
圖文無關 圖片來源網絡
現在2022年了,我樓下新開的理發店成年人洗剪吹是25元、小孩是15元。
但因為工作需要頻繁到處出差的關系,我本人經常也會去當地一些檔次看起來不錯的理發店。在洗頭的時候我們都會遇到洗頭小妹的推銷,會問我們有沒有熟悉的理發師,如果沒有熟悉的理發師,就會給我們推薦什麼店長級、總監級,我一般想都不用想都會婉拒,因為他們剪頭發的價格可都不便宜。記得以前有一次,在重慶解放碑體驗了一次總監級的服務,好像花了近300元,也沒覺得本人有什麼突然特别帥的感覺。
說得這裡,我很久之前在心裡就一直有個疑問,你怎麼能知道理發師真的是店長級、總監級,而不是助理級來忽悠你,因為你不是特别熟悉的話,店裡人員流動性很頻繁,你根本認不全。你們有沒有這種疑問?
圖文無關 圖片來源網絡
我以前也有過一個熟悉的理發師,固定讓他剪頭發時間約有2年,有一天他突然跳槽了,我居然有點不習慣,于是和其同事問了他的電話,打探他去了那裡。他說在店裡已經快3年,剪頭發的薪資一直漲不起來,隻好另謀高就。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理發師是靠手藝和熟客吃飯的,理發師每年手藝都在進步,但是很難讓熟悉的客人覺得你的價格應該漲價,讓老闆覺得你應該漲工資、漲提成。于是有點手藝的都會自己去開店了。
今天看到新聞,某行業協會拟定價“剪發60燙染300元”?我突然覺得行業協會幹的事情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了,行業協會應該是組織、研究、制訂怎麼對理發師及相關群體進行評級、服務跟蹤,讓理發師有可溯源、可評價的級别等級,然後理發師及店長可根據其手藝級别、服務評級等,再制訂一個服務參考定價,最後根據市場再進行浮動定價呢。
大家覺得呢?理發師能按等級收費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