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戰略有三個目标,即财務目标,運營目标和管理目标,分别對應公司的總體戰略,業務戰略和職能戰略。
首先是财務目标,公司是一個盈利性組織,首要目标就是要盈利。
不能說選擇了一個業務方向,但是長期虧損并且遙遙無期,離開了效益談戰略就是忽悠。短期的虧損可以,長期的盈利必須可期。财務目标是個結果性的指标,是公司總體戰略的試金石。結果不好,就是不好。
産出的價值必須大于投入的成本,這應該成為一條鐵律。要按照這條鐵律,不斷地“去肥增肌”。
在決定哪些“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時候,投資回報率ROI是個非常重要的考量,有的互聯網企業看ROI是否大于1,如果小于1,規模越大對價值的傷害越大,需要嚴格地去除掉。當然不同行業的ROI不盡相同,并沒有統一的标準。
财務目标要十分明确,比如設定的目标是核心業務在五年内收入增長一倍,也就是每年都要有15%的成長率,15%的成長來源于哪裡都必須十分清晰,而不是一些籠統的概念,籠統的表述。明确的目标才能為員工的工作指明方向。
财務目标要着重關注三個方面,現金流、損益表和差異分析,從這三個方面優選自己的核心業務和重點發展的業務。從現金流可以看到企業的經營狀況是否正常,是否有足夠的現金償還債務,資産的變現能力等。損益表可以看到公司的銷售收入減去銷售成本以後的收益,進而分析企業的獲利能力,預測未來的現金流量。差異分析是發現問題最重要的方法,從而不斷矯正行為,實現公司的目标。
無論公司是處在戰略發展期還是業務收縮期,戰略目标都應該可考核,尤其要經得起财務的考核和驗證,必須用财務結果去檢驗公司的總體戰略,特别是在當前的宏觀環境下,更要不斷地“斷舍離”,最大程度地去掉非核心業務、非核心産品,這樣才能輕裝上陣,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 斷舍離”,無論對企業還是對員工,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企業要克服盲目投資的沖動,要不斷專注聚焦,緻力于價值創造,走專業化發展之路。
旅遊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大而全”,“小而全”,真正盈利的核心業務并不多,業務結構非常不合理。“拼盤式”的企業看上去有一定規模,其實是一盤散沙,并沒有協同性,沒有共同的目标市場,也就不可能取得好的财務結果。
其次是運營目标,也就是市場占有率的指标, 這是公司業務戰略的落腳點。
比如你現在的市場占有率是5%,經過五年的努力,目标是達到10%,每年增長1%,這看上去是一個容易達到的指标,果真要實現并不容易,你要有明确的舉措和路徑,并且不斷超越競争對手。
如果一項業務市場份額太低,說明處于過度競争的狀态,不可能有高的收益。産業經濟學告訴我們,市場份額的前四名要達到30%以上,才是一個比較健康的狀态,或者前八名要達到40%以上。
每一個細分行業都應該有頭部企業,這才是一種健康的狀态,每個企業都應該集中資源,聚焦某個細分市場,力争做成頭部企業,從而形成合理的市場結構。
我們看一看ota的市場份額,就會發現集中度相當高,根據智研咨詢提供的數據,2020年攜程的在線旅遊市場份額已經超過40%,在線旅遊比傳統旅行社的市場結構要合理得多。
旅遊企業要形成競争優勢,必須在運營上持續下功夫,要不斷追求極緻,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聚焦有前景的細分市場,打造專精特的産品和服務,在每個細分市場做成頭部,才會奠定自己的市場競争地位。
旅遊企業如果不能在運營能力上面下苦功夫,打造出品牌,持續構建和優化業務系統,就不會形成核心的競争能力,隻能處處被動。國外知名的酒店集團之所以比本土的強得多,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标準化基礎上強大的運營能力。
第三是管理目标,是從職能方面保證财務目标和運營目标的實現。
組織架構要追随戰略,為戰略服務,而不是和戰略“兩張皮”。有什麼樣的戰略,就應有什麼樣的組織結構,然而這一真理往往被人們忽視。很多企業制定了新的戰略,但是組織架構并沒有随之變革,有太多的企業試圖以舊的組織結構實施新的戰略,對新戰略起不到支撐作用,甚至阻礙了新戰略的實施。
組織健康是最大的競争優勢,面對越來越大的不确定性,組織必須具有更好的适應能力,必須比競争對手更快更好地适應現在和塑造未來。連續幾年的疫情,讓我們對不同類型的企業組織的健康程度看得更清晰,傳統的科層制的組織已經不能适應數字化發展的要求,不能适應外部環境的瞬息萬變,需要更加具有柔性,更有效率,更好地防範風險。
為了保證戰略目标的實現,要制定階段性的具體目标、實施路徑,抓住關鍵成功要素不斷修煉,尤其要适應數字化轉型的需要,面對疫情的影響,不斷提高組織的柔性、業務的韌性、反應的敏捷性。隻有能力的持續提升,才能行穩緻遠。
旅遊企業尤其要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和财務管理,不斷培養複合型人才,提高組織的效率,不斷通過财務分析優化業務結構,确保管理的各項工作都要圍繞公司戰略和業務戰略。
管理目标要确保管理的各項工作都要圍繞公司戰略和業務戰略,是公司戰略和業務戰略目标實現的保障。公司戰略解碼時,要确保管理目标和運營目标以及财務目标的一緻性,否則就會形成内耗,降低效率的結果也就降低了競争能力,降低了效益。
除了這三個目标以外,未來的領導者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立足更長久,尤其是一些頭部企業,像平台型的科技企業更是如此。戰略決策方面,不能停留在收入成本的簡單計算上,而是要突破經濟利益的考量,在财務收益和公衆利益之間取得平衡,更多承擔社會責任,關注塑造人類生命的宏觀系統,關注對世界和人類的貢獻,關注旅遊對消滅貧困、解決就業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關注消費者隐私保護,用價值觀觸動人心,這是企業的社會目标。
企業目标的制定要遵循Smart原則。S代表目标是具體的;M代表目标是能夠通過數據測量的;A代表目标經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R代表目标之間具有關聯性,都要圍繞總體目标;T代表截止完成的期限。該原則可以讓各級員工對各自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效率更高,也是員工績效考核的一個重要标準。所有的目标都要可量化、可考核、可實現。
目标的考核不僅要有總量指标,更要有結構指标,通過結構化的方式才能更好地突出工作的重點,提升公司和業務的能力。有兩類重要的指标,一個是“率”,一個是“度”,一個是客觀值,一個是主觀值。比如,毛利率是通過财務結果計算出來的,而客戶滿意度則是通過調查結果統計出來的。加強績效管理是實現公司目标的重要手段。
不管企業的目标有多少,企業經營的核心底層邏輯并沒有改變,商業的本質沒有改變,要用優質的産品和服務不斷提升消費體驗,要用互聯網技術不斷優化公司的流程,提升公司的效率,防範業務和财務的風險,最終都要給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從而更好地回饋消費者和社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