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一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翺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
我們都喜歡用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來形容女子,這兩種類型的女子到底有何差别?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大家閨秀,顧名思義,指世家望族中才貌雙全、品行優良的女子。最大的特點是“富而不嬌,貴而不矜。”
這詞最早見自于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賢媛》,原文為:“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
所以在古人眼裡,真正的大家閨秀指的是儒學傳家的文化士族。自殘唐五代以降,随着鐘鳴鼎食、詩禮簪纓之家風流雲散,嚴格意義上的大家閨秀已不複存在了。
小家碧玉呢,在古代多指出身寒門,但衣食無憂的女子。此類女子以“秀而不媚,寒而不俗”見著。在《玉台新詠》卷十中孫綽的《情人碧玉歌》其一道:“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千金意,慚無傾城色。”小家碧玉就出自于此。
一大一小自有名堂,互為對舉的兩種女子自是人間尤物、風情萬種,但又美中有異,各自傾城。
家 境 出 身
能稱得上大家閨秀的女子,必然是出身于名門望族,因為隻有名門望族的家族底蘊才能培養和熏陶出大家閨秀。但家族底蘊并不是僅僅指家财萬兩,而是這家家族所擁有的資源不是一般家族能夠媲美的。
小家碧玉往往出身于小門小戶家境一般,算是家有薄财。
文 化 水 平
大家閨秀受到的文化熏陶正是家族的象征,不管是師資力量還是家中藏書都是百裡挑一。其次豪門望族注重家風家教,因此大家閨秀從小就受到比較嚴格的行為約束和禮教規範。
在婚嫁講究門當戶對的封建社會裡,大家閨秀最終的歸宿是家世相當的王公貴族,成為賢妻良母,娘家的驕傲,學識涵養自是非同一般。
小家碧玉,雖飽讀詩書,但讀的書往往是大衆讀物,書目有限,知識的廣度和涵養的厚度是不能與世家小姐相比拟的。
氣 質 樣 貌
大,謂之大氣,雍容;小謂之小巧,别緻。兩者的氣質差異首先就體現在這一大一小中。
大家閨秀從小就往來無白丁,談笑有鴻儒,見過的世面自然不會少,加之家族氛圍的熏染,給人一種端莊賢淑,落落大方,雍容華貴的氣質,那是一種骨子裡的高貴優雅;
而小家碧玉則猶如鄰家小妹妹,比之大家閨秀有更多的小女兒情态,所謂楚楚動人,一颦一笑盡顯嬌羞,給人一種保護欲。
大家閨秀的氣質沉穩,眉目疏朗,喜怒哀樂不形于色;
小家碧玉,則容顔俏麗,性情溫順,性格或活潑或沉靜。
就如我們現在常說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樣貌或許不能說明什麼,但氣質倒是個人的最佳标簽。
言 行 舉 止
家庭教育的差異,這二者的言行舉止也迥然不同。
名門望族的規規矩矩很多,習詩書,學禮儀是少不了的課程,而且有專人來系統的教導。所以在公衆場合,大家閨秀可以做到笑不露齒,舉止大方得體,知書達禮;
至于小家碧玉就不會受到那麼多條條框框的約束,生活姿态相對比較自然純真,娴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扶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