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體檢套餐中往往包含有腹部超聲,随之出具的報告就可能出現“脂肪肝”的診斷,往往前面還有一些表示嚴重程度的形容詞,如“輕度”,“中度”,“重度”。
近日,在美國執業的華裔醫師@羅祎明醫生痛斥這種做法,稱之為“不靠譜”,并認為“超聲報告上所謂的脂肪肝程度完完全全無法用于代表脂肪肝的嚴重程度,給患者或醫生帶來了極大的誤導”。
讓我們來看看他說的有沒有道理吧。
肝髒是人體的營養中轉站,吃下去的食物被消化吸收後順着血管到達肝髒,經過肝細胞的處理,轉變為其他器官能夠利用的物質,再輸送到全身。若吸收的脂肪超過了肝髒的處理能力,便會沉積在肝細胞内。
絕大多數脂肪肝隻是良性的脂肪堆積,隻有少數患者會有脂肪肝肝炎,這部分患者的脂肪堆積的細胞招來了自身免疫系統的攻擊,引發炎症,造成肝髒纖維化,最終走上肝硬化這條不歸路。根據目前統計的數據,脂肪性肝炎患者 15 年内肝硬化發生率高達 15%~25%。
“是否有炎症,需要高度專業的判斷。将這部分情況不是特别良性的患者區分出來是一個至關重要也是對專業要求非常高的事情。@羅祎明醫生除了影響肝髒自身的功能外,脂肪肝不僅損害肝髒,還常常伴随代謝綜合征、2 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發病率顯著增高。如果僅從這個角度提示體檢人群,發生脂肪肝了,要注意生活方式了,也是一件有收益的事情。
但由于這個疾病越來越普及,很多生意人打起了它的主意,在電視上、網上賣一些茶啊保健品啊,号稱能防治脂肪肝;一些醫療機構也拿着“重度脂肪肝”的診斷去開藥,讓患者定期複查複診,打着慢病管理的旗号,讓患者往往花了很多錢,卻糊裡糊塗。
人們的誤解除了擔驚受怕、花冤枉錢之外,還可能造成病情延誤。因為即使是輕度的脂肪沉積,也可能存在炎症,那麼其實也是非常需要注意和幹預的,如果看到輕度就放松了警惕,将造成嚴重後果。
真正重要的脂肪肝指标就像羅醫生說的那樣,超聲報告中所謂的“輕度”、“重度”隻是超聲對于脂肪堆積程度的一個判斷,并非病情描述,也不反映人們實際需要的幹預措施,可以說這個輕度重度的描述與真正的嚴重程度毫無意義,真正的嚴重程度應該結合臨床症狀和其他檢查結果加以判斷。
根據我國指南,查出脂肪肝後,真正需要評估的是定量肝脂肪變、纖維化程度,有無代謝和心血管危險因素及并發症、有無肝髒炎症損傷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原因的肝病,應在有經驗的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
相應地,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控制指标包括體重指數(BMI = 體重/身高的平方),腰圍,血壓,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糖等等,這些指标的糟糕才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這也是對于真正中、重度脂肪肝患者,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開一些藥預防糖脂代謝紊亂和動脈硬化,甚至需要手術減肥。
所以我們不能被超聲報告寫的“輕度”“重度”迷惑,它不能真正反映肝髒健康情況。
真正需要警惕的肝髒殺手1 警惕飲酒超量。男性每天飲用40度以下的白酒75g就算超标(女性每天50g),就會對肝髒造成損傷。
2 警惕化學産品,包括皮膚可能接觸的農藥等,包括化學藥品和中草藥。特别強調中草藥并不是純天然無毒副作用的,有醫院發布數據,中草藥導緻的藥物性肝損傷占所有的藥物性肝損傷的20%。
3 肝病早預防,肝癌高危人群遵醫囑篩查肝癌。該打疫苗的打疫苗,注意個人衛生和性生活衛生。
4 警惕長期缺乏鍛煉,飲食不健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