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4日發布的《多看少動,耐心播種》提示關注農業和家電。
2022年8月27日發布的《啟蟄抽芽:9月行情預判》提示農業階段性止盈。
成功捕捉到這兩個闆塊的機會,需要理解預期差。
今年頻繁出現部分市場參與者預期與現實世界結果不符的投資機會。
頻繁發生的預期偏差,是現實世界錯了,還是部分市場參與者的認知錯了?
這周末,聊聊市場。
後市市場情緒所處階段,是3月中旬與4月下旬相疊加。
現實世界所處境遇,卻優于3月中旬與4月下旬。
情緒與現實,存在預期差。
最大的外部壓力,來自美聯儲。超預期的CPI,為美聯儲帶來了壓力。
言鷹行鴿困難重重,75BP闆上釘釘。
然而中期選舉在即,以衰退換通脹,可否令選民滿意?壓力給到了拜登團隊,也給到了鮑威爾。
行鷹言鴿是否可能?下周靴子落地,市場已對75BP充分定價,觀察點陣圖會否超預期。
拜登團隊希望新能源産業鍊回流美國本土,然而中國在全球新能源産業鍊中的地位是否真的可被取代?
萬一皿煮黨中期選舉失利,共和黨又會對此法案抱有幾分敬意?
自奧巴馬時代起,這又是第幾次産業鍊回流美國本土的嘗試?
上合峰會平穩落地,雖然期間斯坦國邊境摩擦幾次欲起,但都被及時控制。
這是一次外交上、政治上和未來經濟上的巨大勝利,然而市場似乎并不關注。
過去數十年,全球市場的經驗路徑就是:
美聯儲加息,美元走強,資金從其他資産流出。
現在觀察到,市場依然如此反應,包括中債收益率上行。
然而,俄烏戰争後,這種經驗的有效性和持續性,值得打個問号。
英女王逝世,帶走了殖民時代的餘晖。9月帶走英女王的,也許是“基礎疾病”,也許恰巧是3月新冠痊愈後的合并症/後遺症。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疫情正是近兩年最大的變數。
貨币的地位,不可能長期脫離其背後的軍事、工業、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基礎。
光怪陸離之下,全球投資者真的不會考慮其他貨币的資産嗎?
總有聰明資金提前押注
應對和預判同等重要,然而快速的應對無法成為聰明資金,唯有準确的預判才是聰明資金的金标準。
左側逆勢下注,意味着與短期市場對抗。
投資是一場永無止境的修行,今年投資難度很大,卻也是修行的好道場。
今年對抗市場的次數可能創紀錄:在1月下旬做多,在2月下旬做空;在3月中旬做多,在4月下旬做多,在6月下旬做空。
在瀑布下,在潮湧中。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原創不易,請“點贊”支持!
點“關注”不迷路,喜歡請分享,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