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鵝神童哪家強,大唐找我駱賓王
古來神童有很多,比如駱賓王,7歲即能詠鵝。
小時候的駱賓王住在義烏縣城北的小鄉村裡。有一天,家中的來客有意考校駱賓王,便問了他幾個問題,誰知都被他回答上來了。正巧村外有一口池塘,塘中悠然浮着幾隻白鵝,客人便讓駱賓王以“鵝”為題,作一首詩。
駱賓王略一沉吟,便吟出了如今家喻戶曉的《詠鵝》詩。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首詩的好處,不在其有什麼内在情感,而是在于其藝術手法的恰當好處,“白”“綠”“紅”等顔色搭配,“浮”與“撥”的動靜結合,還有煉字角度的“撥”字之妙等。
古古識字
大白鵝呀,頸項彎彎,自由歡快。這是駱賓王7歲寫的詩,不僅朗朗上口,還韻味悠長。短短18個字,卻将鵝的形态描繪得活靈活現。
《古古識字》釋義
撸起袖子加油幹,武後明天就倒台
駱賓王是一個堅定的反武後派。
自從武後臨朝,駱賓王幾次三番上書諷刺其牝雞司晨,久而久之,便獲罪入獄,之後幸得赦免才逃過一劫。被放出去之後,駱賓王仍然對武後很不滿,甚至寫下“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 等句以明志。
等到武後廢了中宗,引起朝野内外一片嘩然。面對武太後廢除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臨朝稱制的局面,徐敬業順勢發動義軍,起兵于揚州,自稱大将軍、揚州大都督,以勤王救國、支持唐中宗李顯複位為名,向武後宣戰。
駱賓王作為徐敬業的軍師,為其寫下傳世檄文《為徐敬業讨武曌檄》。
這篇檄文氣勢磅礴,在知名度上,直逼當初陳琳寫的讨伐曹操的檄文。
在這篇檄文中,駱賓王先說武後就是hlj:
“入宮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又說她滅絕rx,然後講自己軍隊多麼厲害:
“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鬥平,暗鳴(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咤則風雲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最後寫到“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
武曌讀到這裡,驚問是誰寫的,有人說是駱賓王所寫,武則天感歎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淪落不偶,宰相之過也!”
一篇檄文能得被[草泥馬]方稱贊,可謂文采斐然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