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什麼情況才能認定視同繳費工齡啊

什麼情況才能認定視同繳費工齡啊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09:19:28

#去社保局怎樣查詢自己的視同繳費工齡#

根據我的了解,社保的視同繳費工齡這是無法查詢的。目前雖然各地社保局的系統經過升級和不斷優化,對于實際繳費年限這是可以查詢到的,但是有很多同樣是涉及到社保方面的數據還是無法查詢到的。

什麼情況才能認定視同繳費工齡啊(怎樣查詢自己的視同繳費工齡)1

由于我是在重慶市辦理退休的,所以我使用的APP是重慶人社,以前叫重慶掌上12333,重慶人社手機APP實際上也是經過年多次升級換代,但是現在使用起來很多信息還是無法查詢到的。比如從外地轉回重慶的繳費年限這是無法查到的。我除了視同繳費年限以外,我實際第一次繳納養老保險的時間,是在1999年從機關辭職以後,從1999年的9月份開始在社保局實際繳費,2008年從四川省轉到重慶市所工作的企業,所以現在能重慶人社上查到的自己的曆年繳費信息,都隻有從2008年開始在重慶繳費的信息,在異地繳費并轉入的重慶的繳費年限這是無法查詢到的。

至于視同繳費年限,要在手機上查詢更是比較難,即使是要到社保局櫃台去查詢也要費一番功夫,工作人員态度好,可能會認真幫你查,如果遇到後面排隊的人比較多,那麼可能一句話就能把你打發走。這說明我們社保的電子檔案建設還是不完善的,離當初人社部要求的社保電子檔案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什麼情況才能認定視同繳費工齡啊(怎樣查詢自己的視同繳費工齡)2

今年養老金調整以後,我發現我自己計算的養老金調整數據和重慶市相關區社保局實際發給我的養老金調整數據有一定差距,其實差距也不大,就是4元錢的出入,當時通過計算我估計是繳費年限記不準确了,好在我還存有該社保局退休審批科的電話号碼,于是我打電話過去問我繳費年限的情況。按照社保局計算的養老金,我的繳費年限是按照37年計算的,但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繳費年限好像是38年多。

工作人員接電話以後,聽說我對繳費年限的計算有出入,非常重視,他們在當即輸入我身份證号碼,在電腦上看了半天,得不到正确的回答。最後他們讓我過幾天再打電話去問。他們需要把個人檔案調出來再核查一遍。既然工作人員這麼認真我也隻好過幾天再打電話去詢問。

什麼情況才能認定視同繳費工齡啊(怎樣查詢自己的視同繳費工齡)3

大概過了三天左右我再次打電話過去,工作人告訴我,通過提取個人檔案反複核查,認為我的繳費年限37年是沒有錯的,既然人家這麼認真核查都認為沒有錯,我也就隻好認了,隻有在電話中表示感謝。從我的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社保部門有的地方對于電子檔案的建設數據不是很完整。但在四川很多縣,電子檔案是非常完整的。在四川的社保部門的電子檔案中,對于參保人或是退休人員的個人信息都是集中在一張養老金核算通知單上。

這張核算通知單的信息非常完整,包括了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證号碼,社保卡号、參加工作時間、初次繳費的時間、個人賬戶建立的時間,個人賬戶建立前的視同繳費年限、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和數據、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的公式和數據、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和數據等,加發養老金的項目和計算公式數據等。隻要個人打印了這張表格,都可以對自己的養老金進行核算,但是這張表格在四川人社、或是其他地區人社的APP上也是很難查到的,隻有憑本人的身份證到社保窗口才能打印。

什麼情況才能認定視同繳費工齡啊(怎樣查詢自己的視同繳費工齡)4

雖然很多數據目前的各地人社的手機APP上還不能完全查詢,當然手機APP也不是萬能的,任何數據庫的建立,都需要收集很多原始的數據,但是對于轉移的記載,如果查不了至少是可以注明的,比如什麼時候從哪裡轉入等,轉入年限是多少年,其中個人賬戶資金轉入多少等,這些數據在轉入時都是有數據的,而且對于參保人或是退休人員也是非常關心的數據。

那麼現在退休人員要查詢自己的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這是沒有問題的都可以查詢,但視同繳費年限由于很多人自己是無法計算清楚的,社保部門的在核算養老金時,也是通過個人檔案進行反複核查,那麼核查的這個數據一般社保局都是有記載的。如果個人的确需要知道自己的視同繳費年限,那麼是可以到社保局大廳的窗口去查詢或是打印的。如果隻是在手機上或是網上這是無法查詢的。

什麼情況才能認定視同繳費工齡啊(怎樣查詢自己的視同繳費工齡)5

綜上所述,參保人或是已經辦理退休的人員,目前對于視同繳費工齡的查詢在網上還不能查詢,特别是沒有辦理退休的人員,由于很多地方是在辦理退休時才能通過個人檔案進行核查,社保繳費系統即使是到現場也是無法查詢的。但已經辦理退休的人員,到社保窗口這是能夠查詢得到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