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是評定一個畫面好壞的核心标準,如果一個畫面對比太少太弱,那麼畫面容易悶,沒有重點。而對比太多太強,又容易使畫面太碎,太沒有重點。一個畫面如果沒有明暗對比就沒有光影,沒有虛實對比就沒有空間。
大小對比大小對比就是畫面中形體大小的對比,構圖中的大小對比就是在同一畫面利用大小兩種形象以小襯大,或以大襯小,使主體得到突出。
實例一
圖中建築主體本身就帶有強烈的透視。
實景照片
小景分析
畫面采用線面結合的手法,以線為主,以面為輔,通過建築主體本身的透視關系體現空間,所以讀者不難發現對建築主體的明暗關系沒有做太多的強調,而是通過黑白灰的節奏變化來稍做刻畫,另外主要還是通過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來塑造空間。
實例二
圖片本身光影效果強烈,空間關系也很明朗。
實景照片
小景分析
畫面和圖片相似度還算比較高,主觀成分較少,如前景的人物和遠景的植物。稍稍改動的地方就是建築本身的黑白灰分布,這是因為圖片明暗關系合理,但是過于程式化,太呆闆不夠靈動,遠景的建築也太過啰嗦,在線條表達時不利于襯托建築主體。
疏密對比疏密對比在構圖中十分重要。在實際手繪創作中最忌四平八穩對等式構圖。要有疏有密,疏密得當,才能打破死闆的畫面。在國畫創作中有句話叫作“疏可跑馬,密不透風”,意思就是疏到可以走馬,但要注意,疏不是空虛一無長物,還是得有點内容;密處風都透不過去,但不是沒有一處立錐之地,千萬不要讓人有種密到窒息的感覺。
實例一
圖中本身主體突出,陰影明朗,但缺少近景。
實景照片
小景分析
畫面在原有的圖片基礎上主觀地添加了近景人物,豐富了畫面的前後關系,同時減弱了遠景的植物和建築。特别是建築,單一地采用線描的方式把建築輪廓勾勒出來即可,在建築主體上增加細節,強化光影關系,背光面用密集的線條體現,受光面用稀疏的線條反映。
實例二
原始圖片中光影強烈,但是細節不清。
實景照片
小景分析
原圖中光影強烈,但細節看不太清,這就需要主觀地進行猜測和添加。仔細的讀者會發現建築主體的暗部和遠景的植物幾乎粘到一起去了,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疏密對比來拉開彼此的距離,在畫面當中,建築暗部越靠近遠景植物的部分線條就會越稀疏。
虛實對比留心觀察生活的人應該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離自己眼睛太近或太遠的事物都看不清,而在視線适中的位置是看得最清晰的。這樣的現象運用到畫面中就是虛與實的關系。看不清為虛,看得清為實,對比弱為虛,對比強為實,線條細為虛,線條粗為實。但是在實際手繪當中,建築設計師一般把建築處理成實,配景處理成虛,配景再實不能超過建築主體,同時,遠處的配景一般要比近處的配景處理得要虛。
實例一
圖片本身的光影很豐富,但建築細節少。
實景照片
小景分析
對比原始圖片,建築主體的亮部要顯得純淨得多,太過于強調圖片中的光斑容易使畫面碎掉。作者對前景的草地和陰影也做了大膽的提煉,在遠景的植物上作者采用黑白翻轉的手法進行了概括。
實例二
圖片本身建築主體突出,但是幾乎沒有配景進行襯托。
實景照片
小景分析
原始圖片中幾乎是沒有配景的,畫面顯得單調乏味。雖然建築本身的空間和透視效果強烈,但是缺少應有的配景,所以作者在處理的時候主觀地添加了适當的配景進行襯托。
明暗對比由于物體受光情況不一樣,而導緻有些面暗,有些面亮,有些面介于最暗與最亮之間。畫面沒有了光也就沒有了生氣,不能給觀看者帶來積極的正能量。有位大師曾說過:“畫畫其實就是在畫光。”建築鋼筆畫表現中一般通過黑白灰的關系來刻畫畫面的光感。
實例一
圖中本身是一張夜景,光影關系不夠明朗。
實景照片
小景分析
如果要把夜景處理成一個陽光明媚的環境,一般方法就是假設一個固定的光源,圖片是一個兩點透視,作者假設的光源從畫面左上角射下來,知道了光源就很容易區分建築的受光情況了,再結合自己對畫面的認識與理解進行适當的主觀加工,把配景的光影關系進行弱化,注意前面提到的疏密關系,建築暗部用白描的配景襯托,建築亮部用帶調子的配景襯托。
實例二
圖片光影明确,建築細節繁瑣,不利于處理。
實景照片
小景分析
建築亮部的外牆材質作者進行了省略,為的是與暗部拉近關系。如果建築亮部的材質進行太過細膩的刻畫就把光影關系減弱了,暗部也不能全部押黑,不然就不透氣了。在建築速寫中,暗部适當留白能豐富畫面節奏,不至于像素描一樣呆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