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胎記會自己消失,有些得治!
作者丨李小榮
來源丨醫學界兒科頻道
在娃不哭不鬧的時候,靜靜地看着 ta ,仔仔細細、不放過每一個細節,應該是許多父母愛好之一。
但你注意過娃身上的胎記嗎?
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新生兒胎記患病率高達10%。這些胎記中有些是寶寶出生時就有,有些則是出生後不久出現的。
這些胎記通常可以分為色素性和血管性兩大類。絕大部分胎記是安全無害的,甚至有些會慢慢消失。但有一些胎記,卻需要家長們密切關注。
血管性胎記
1
新生兒斑痣/單純性斑痣
新生兒斑痣是一種扁平的粉紅色或紅色胎記,多出現在眼睑、前額、頸後、頭頂、鼻下和後背;本質上是毛細血管暫時性畸形擴張;高達80%的嬰兒出生時都會有,很常見。
其中長在頸後的新生兒斑痣又被稱為“鲑魚斑/salmon patch”、“鹳叼痕/stork bites”,長在眉間時還被稱為“天使之吻/angel kisses”(瞬間覺着好可愛
)。
大多數新生兒斑痣是無害的,不需要特别處理,會在寶寶蹒跚學步時自行消失。如果它在寶寶哭鬧、發熱或活躍活動時變得更紅, 别慌張,是正常的(因為此時血管變得充盈)。
但如果它們的面積很大或位于不尋常的區域,就需要看一下醫生了。
2
葡萄酒色斑
葡萄酒色斑又稱作鮮紅斑痣、焰色痣,也很常見,約1000名兒童中就有3個會出現。
和上面的新生兒斑痣有點像,它也是一種出生時就有的、扁平的、粉紅至深紫紅色的血管畸形。
不過它的面積可能會更大、出現的範圍也更廣(常位于頭面部和頸部 ),而且不會自己消失。相反,它會和寶寶一起慢慢長大,可能還會變得更暗更厚。
不過别擔心,它是一種良性的血管畸形,通常不會有健康問題。如果特别在意,也可以咨詢專業醫生,通過激光來治療。
但如果它位于頭面的某些部位(如眼睑和前額),就可能需要做些檢查,與腦面部血管瘤病相鑒别了。
3
嬰兒血管瘤
這是一種良性脈管腫瘤,通常在出生後幾周内出現,先是在出生後的前5~7周内快速生長,之後在1歲左右自然、緩慢消退 。
淺表的嬰兒血管瘤,表現為明紅色斑點、丘疹或斑片,也被稱作“草莓斑”;深部的嬰兒血管瘤,多表現為藍色結節,有點像瘀傷,如合并淺表血管瘤,則會有淺、深部血管瘤混合表現。
一些嬰兒血管瘤可能與疾病有關,需要進行相關檢查和/或治療。在血管瘤形成的初期(通常在1個月内),治療效果最佳。所以如果懷疑寶寶有嬰兒血管瘤,最好早些與醫生溝通。
它在大小、位置、生長特性和預後方面有較大異質性(詳見下表)。
(點擊可查看大圖)
4
先天性血管瘤
先天性血管瘤是一種罕見的良性血管腫瘤,出生時即存在并完全長成(也就是說不會再變大了)。有時,我們在産前超聲檢查中就可以看到它們。
根據其自然病程,分為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RICH)、非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NICH)和一個中間亞型即部分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PICH)。
RICH(1a: 生後7d右側耳部下方見紫藍色腫物;
1b:11個月時見皮損明顯消退,遺留多餘的皮膚)
RICH和NICH比較相像,多見于頭頸、四肢和軀幹,常表現為單發的紫紅色或紫藍色的皮膚腫物,周邊可見白色暈圈,表面可見毛細血管擴張。
NICH
NICH皮損比RICH平坦,不會自行消退,與兒童成長成比例生長。
PICH(3a:出生後右上肢皮損。3b:3年後可見紫紅色斑塊、毛細血管擴張和周邊白色暈圈)
PICH 則表現出RICH 和 NICH 的重疊特征。
RICH會自然消退(通常在出生後數日至數周開始消退,大多在6~14個月時全部消退),一般無需治療,除非有并發症,皮損完全消退前要做好檢查随訪。
NICH不會消退,如皮損保持無症狀且不影響患者,則沒有必要治療;較大的、明顯增厚或有症狀的皮損,首選手術切除,并建議在學齡期前進行。
5
靜脈畸形
靜脈畸形很罕見,大概每萬名兒童中會出現1~2個。它們出生時就會出現,但可能直到青少年時期才變得明顯。
典型表現是在皮膚或黏膜部位出現柔軟、可壓縮藍色病變皮損,并可能随着活動或特定體位而變大。
除非這些胎記變得疼痛或影響孩子的活動,否則也不需要治療。
色素性胎記
6
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
先天性黑素細胞痣是出生時即有,或新生兒期出現的一種先天性色斑樣痣,發生率在1%~3%;可以出現在任何部位,通常表現為棕黑色、凹凸不平且有毛發生長。
随着孩子的成長,它可能跟着變大,不過變化速度很慢。平時除了影響寶寶顔值外,絕大多數患者都能健康地正常生活。
僅有極少部分可演變為惡性黑色素瘤、神經皮膚黑色素細胞增多症惡性病變。發生癌變的痣大多是大型/巨型痣(直徑 > 20 cm)。
對于所有孩子,尤其是有先天性黑素細胞痣的孩子,一定要注意防曬。
如果到青春期時這個胎記長得很快,也該去找皮膚科醫生看看。
7
咖啡牛奶斑
咖啡牛奶斑是一種不突出于皮膚、淺棕色或棕褐色(就是咖啡兌了牛奶的顔色)、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的色素斑;呈軟圓形或其他形狀;多見于四肢、軀幹,很少出現在面部。
若咖啡牛奶斑隻出現少數幾個,一般啥問題。雖然不太可能癌變,但過多的陽光照射也會讓斑塊變黑。
有些斑塊會随着孩子的長大而變大變淡,有些需要很久才會消退,不過也有一些會終身伴随。
但若出現6個或6個以上、橫徑大于1~5cm,就很有可能是神經纖維瘤病——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特征為周圍和中樞神經系統多發性腫瘤、咖啡牛奶斑、血管和内髒的各種病變。
8
蒙古斑
蒙古斑是新生兒骶尾部、臀部、腰背部經常可以見到青灰色的色素斑。這是色素細胞過度沉着于人類真皮之下而形成的。
一開始,人們看到這種斑在蒙古人種中很常見,故稱之為蒙古斑。但後來發現,蒙古斑幾乎存在于所有種族,大約85%的亞洲人、96%的黑人、46%的西班牙裔都會出現。
蒙古斑顔色深淺不一,形狀多不規則。随着新生兒的生長發育,蒙古斑可逐漸消退,但在個别人可終生保留。
不過因為蒙古斑一般出現于臀部(一般人也看不到
),所以可以等孩子成年後,讓他們自行選擇是否要通過醫療手段去除。
參考文獻:
1.Baby Birthmarks & Rashes.By: Nick Nguyen, MD, FAAP & Sheilagh M. Maguiness, MD, FAAD, FAAP
2.陳偉, 劉盛秀, 楊森. 血管性胎記相關綜合征的遺傳學研究進展[J]. 國際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4, 40(1):36-38.
3.蘇剛. 嬰兒血管瘤[J]. 中國小兒血液與腫瘤雜志, 2017(4).
4.李萍. 先天性血管瘤的臨床表現和治療[J]. 皮膚科學通報, 2018, 35(05):38-46.
5.胡亞美. 諸福棠實用兒科學[J]. 2002.
6.李祖榮. 小兒神經皮膚綜合征[J].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 1982, 24(1).
醫生們的福利來了!
快來參加癫痫診治相關問卷,
1分鐘動動手指,
有機會得神經解剖彩色圖譜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