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行、家”這些常用漢字大家都認識,但是你知道麼,它們的偏旁部首 “豸、彳、宀”也是漢字,而且這樣的漢字數量還不少,今天小火花就給大家講解一些。大家看到這些字先别點答案,看你們認識多少個~
01
zhì / zhài
古書上指沒有腳的蟲。
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爾雅》
古代傳說中有一種叫“獬豸”的異獸,能辯是非曲直。古代法庭上用它來辨别罪犯,它會攻擊無理者使其離去。
讀“zhai”時,冠豸山(該山位于福建龍岩連城縣境内一處4A級景區)
02
chì
“行”可以分成“彳”、“亍”(chù)兩個字,這兩個字在高中語文課本上曾經提到過,所以小火花印象頗深。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 ,又惆怅。
——戴望舒《雨巷》
這兩個字的含義為:慢慢走,走走停停。
彳彳亍亍還是一個詞彙,形容不緊不慢地宛轉走路方式。
03
mián
看到這個部首,就能聯想到“家”,又溫馨又有安全感。這個字的本意為房屋,引申為覆蓋。
所以在看到有“寶蓋頭”的字,就可以知道與房屋有關,比如指稱房屋的:家、室、宅、宮;或者與房屋有關的形容詞:寬、寒、宏、寂;與房屋有關的動詞:寄、寓;與房屋關聯的其他詞:客、實、富、甯、安。
04
Nè
疒是一個會意字,意思為:倚,靠着:病。《說文》:“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
所以以疒為部首的漢字,不少與生病有關。比如痛、療、疼、瘸等。
05
Jì/xuě
乍一看,這不是數學上表示“存在”的量詞嗎?同時它也是一個獨體字,據統計,在常用漢字中,有“彐”部件的字約有100個~,不過,“彐”的第二筆“橫”在有些字中往右邊出了頭兒,如“康、尹”,在有些字中則不出頭兒,如“雪、掃”。爸爸媽媽在教孩子寫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哦~
06
jì
胃裡的氣體從嘴裡出來,并發出聲音,即打嗝兒。
07
jié
古同“節”。卩也是人字的一種變體,甲金文象一跪跽人形的側面。
這種跪跽之坐法,是古人很有禮貌的規矩的坐法。雙膝着席臀坐踵上,雙手自然垂放于兩膝上。後來流傳到日本,一直沿用。
08
huǒ / biāo
讀(huǒ)時,古同"火"。讀(biāo)時,烈火的意思。可引申為貨 、家夥的意思,比如“二灬”。
看完這篇文章,是不是對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又多了一絲欽佩?像這樣出乎意料的漢字還有很多,比如彡(shān)、巛(chuān)等等,這些字雖然不是常用字,但是作為偏旁部首構成的漢字時,對于理解字義和正确讀音有很大的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