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基層一線調研内容

基層一線調研内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9:04:53

基層一線調研内容(基層調研座談十宜十不宜)1

調研督導是推動工作落實的重要方式。這類奔着問題去的調研,常采取座談的辦法來聽意見、找問題。如何開好調研座談會,讓參會的基層幹部群衆願講話、好講話、講實話,看起來很簡單,實則有不少門道。

第一,底數宜清不宜懵。持問題導向去調研,座談前要先做功課,把被調研單位的基本底數搞清楚,不能懵懵懂懂上陣。具體的方法,一是現有素材先理清。認真閱研相關材料,從中尋找線索、勾勒輪廓,對該單位大緻情況心中有數。二是個别訪談可先行。不妨先單個訪談數名調研對象,用收集的問題線索做“引子”,到座談會上求證。我們對某村小微權力監督進行樣本調研,在看了村情資料,訪談了村支書、村議事會成員等人後,再帶着浮現出的問題去座談,與參會對象一交流,他們立馬感到我們掌握實情多、調研誠意足,所以既願意回答問題,又樂意講新情況。三是深入訪談要跟蹤。座談所反映問題需深挖的,可再作針對性的個别訪談,形成“個别談—集體談—個别談”相連貫的談話鍊。

第二,人員宜少不宜多。參加座談的一般是三類人員,人數都要适度,力求少而精當,避免多而無效。一類是調研對象。一般6-8人,給每人20分鐘以上充分發言,以免人多了互相推、做看客。二類是被調研單位有關人員。為了減少調研對象的顧忌,被調研單位其他人員應盡量少參會,有利害關系者必須堅決回避。三類是調研組成員。一般2人以上,分設主持人、記錄人,盡量不單人參加。但也不能過多,烏泱泱坐一屋子,極可能給調研對象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最好控制在4人以下。

第三,對象宜選不宜薦。哪些人來座談,調研組盡量自己選,少由被調研單位推薦。選人時,必須研究有關名冊,找出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對象。如确需選10多人以上才具備代表性,則考慮分批次座談。同時,注意所選對象的行動能力、認知能力、表達能力,一般不選年齡過大、存在認知或表達障礙的人員。擔心人員情況掌握不準,确需被調研單位推薦的,宜采取較大差額推薦,供調研組從中選擇。選定對象後,不宜過早告知被調研單位,并注意防範該單位以假稱“人不在家”等借口不願讓被選定的對象參會。

第四,時間宜長不宜短。一場6-8名調研對象參加的座談會,對象發言和臨場對話需預留3個小時以上的時間。若情況允許,會議時間越寬裕越好,千萬不能緊緊巴巴、急急匆匆,讓調研對象感覺是走過場。另外,開會時段要根據調研對象的實際而定,盡量能夠照顧到絕大多數人的時間。我們在村裡調研,一般都選晚上開座談會,從8點開到11點左右,不耽誤參會群衆白天務工務農,也符合多數農村群衆的作息習慣。有時因座談需要開到将近深夜12點,群衆也沒有意見,普遍表示調研組開夜會是好作風。

第五,擺位宜近不宜遠。會場怎麼定,坐席怎麼擺,不是無關緊要的事,關系到調研對象參會時的心理感受,進而影響其發言意願。一般以開圓桌會議的方式擺位,調研組成員與調研對象面對面坐,靠近一點,用平常音調能清晰交流為宜。特别是與基層群衆座談,盡量不要擺主席台,避免一邊台上、一邊台下地坐。空間距離過遠,既不便于交流,也容易造成心理距離的疏遠。因此,調研組在會前要留意會場布置,該調整的及時調整。我們在一個村與黨員、組長、村民代表座談,會場使用該村大會議室,原來的是“主席台 台下數排桌椅”的樣式,會前我們因地制宜,圍着主席台拼了一圈桌椅,改成圓桌樣式。考慮到主席台比較突兀,開會時特地請調研對象坐到主席台一側,這個舉動讓他們感動。

第六,程序宜簡不宜繁。座談的程序應該盡可能簡明扼要、直奔主題,避免繁文缛節,搞形式主義。一般由調研組主要成員主持兼總結,調研對象發言即可,不必要搞成“甲主持、乙緻辭、丙總結、丁強調”之類,既耗費不必要的時間精力,也易使調研對象反感厭煩。主持人以外的調研組成員以聽和記為主,座談中需要提問、插話的,盡可能簡短精當、控制次數,拿不準的重大問題先與調研組負責人商量,征得同意後再講。

第七,話題宜聚不宜散。要把調研的問題變為座談的話題,且話題應該集聚成點,聚焦在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上,不能分散和空泛,導緻調研對象抓不住重點,講不到要害。我們在村裡調研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時,請每一位來參會的群衆談兩個話題:一是有否遭遇各級黨員幹部不良作風、不當行為,講最反感的一件事;二是怎樣管好用好本村扶貧産業、項目和資金,出一個主意。這樣的話題一提出來,大家一聽就明白,多數人能夠較快打開話匣子,講的内容也與調研的目标問題緊密相連。

第八,氛圍宜活不宜呆。座談會是對話交流的會,形式、内容與安排部署工作的會不同,所要營造的氛圍也不像工作會議那麼嚴肅緊張,而要更加輕松活躍。氛圍越輕松,調研對象越放松,越可能暢所欲言。為營造相對舒緩放松的氛圍,主持人要盡量少講官話,力求語言樸實生動,此外,座談還可考慮“三不”:一是發言順序不指定。由調研對象自己做主,誰考慮成熟誰先講。二是發言次數不固定。之前講過了的人,有了新東西可以再講,在控制會議總時長的前提下,講的新情況越多越好。三是發言秩序不限定。隻要不出現混亂、不過度幹擾他人,無論是調研組成員還是調研對象發言時,其他人都可插話、可補充、可提問、可讨論,使整個氛圍活躍起來。

第九,進程宜引不宜放。座談氛圍盡量輕松,不等于會議進程放任自流,必須時時注意抓好引導,使其符合座談會要求。例如,對那些照本宣科念“八股文”的發言人,要及時引導,鼓勵大家心裡想到什麼、嘴裡就講什麼。對那些離題跑偏,甚至故意帶節奏的發言人,要果斷糾偏,特别是發現首個跑偏的就要馬上糾過來。隻是這種引導,要用語委婉,盡可能不露聲色、不着痕迹。例如,對發言過多過頻的“麥霸”,既要巧妙引導他“讓話筒”,也要鼓勵其他人“争話筒”,不能簡單生硬地幹預,影響踴躍發言的好态勢。

第十,整理宜早不宜遲。座談收集的信息往往是一些零散的“碎片”,需要歸納整理。這項細活應該趁熱打鐵,越早做就越好,不能拖拖拉拉,更不能擱置一邊。一般要堅持今日事今日畢,調研組散會後,用較短時間接着碰頭讨論,盡快歸納所反映的主要問題,梳理需進一步挖掘的線索,列出座談沒涉及到的空白點,從而為下步工作提供指向。座談的有關記錄,要及時審閱、增補,把調研組成員的所聞所記盡可能整理完整,避免大的遺漏。 (作者單位:湖南省紀委監委)

(選自《新湘評論》)

基層一線調研内容(基層調研座談十宜十不宜)2

基層一線調研内容(基層調研座談十宜十不宜)3

點分享

基層一線調研内容(基層調研座談十宜十不宜)4

基層一線調研内容(基層調研座談十宜十不宜)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