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語:體察、體驗、體悟——四聊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昨天三語聊了生活中的“棋攤”來聊《道德經》中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道理。朋友來電說太經典了,實際上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韬光養晦”的修行。也就是說真正知者,是智者,是有智慧的體察的人,知“道”有與無的關系。宋·辛棄疾有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意思是說人年少時不知道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喜歡登高遠望,為寫一首新詞無愁而勉強說愁,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想說卻說不出,卻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啊!”愁,對于少年人來說,既是有,可以了解的,又是不能透徹了解的,所以才會喋喋不休地說“愁”;對于中老年人,一生的遭遇已經識盡千般愁滋味,對“愁”反而是無,無話可說了,因為文字語言的溝通能力是極其有限的,對于過來人,誰都有,也知道“愁”是怎樣的,可沒必要說;對于沒經曆過的人,說了也不會懂,所以不說也罷。愁隻是一種人生的體驗,尚且已經是不能說盡了,更何況作為宇宙最根本的規則的“道”呢?所以老子在《道德經》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因此,真正的“道”隻有靠自己向内去實證、體悟、修行才能明白。
範雲峰辛醜七月十五鄭州早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