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博士在我眼裡就是高學曆的代名詞,總覺得能讀到博士的人鳳毛麟角。現在突然發現,擁有博士學曆的人到處都是,連我身邊的親戚和朋友中就有好幾個是博士。學曆内卷越來越嚴重啊。
我老公的表弟是微電子專業博士,畢業兩三年了,在西部某省一個二本院校當大學老師,年薪大約15-18萬。表弟剛進高校時,學校給了幾十萬安家費,表弟用這筆錢買房交了首付,還全款買了車,現在每月還貸5000多元,沒什麼經濟壓力。去年結婚了,生活舒适而平淡。
表弟博士畢業後,雖然算不上offer拿到手軟吧,但是手裡确實有好幾個不錯的機會,很多知名民營、外企向他投來橄榄枝,薪資都不低且都是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他考慮再三都放棄了,最後選擇薪資最低的高校。
表弟心态特别好,他說自己如果不讀博士,不選擇進高校,應該不能這麼快買車買房。他的博士同學中有很多都選擇留在北上廣深發展,有的在體制外的公司工作,房貸很高、壓力山大。
老公的表弟是農村娃,9歲才上小學一年級。上小學時,每天從村子裡步行十幾公裡去鎮上讀書,起早貪黑、風雨無阻。由于路程太長,夏天曬得快要中暑了,冬天凍得手腳都長了凍瘡。放學回到家還要幹農活,經常在上下學的路上,邊走邊背英語單詞、構思語文作文,或者思考數學難題。家裡買不起自行車,就隻能徒步上學,直到小學畢業。
表弟考上南京一所高校,從農村老家去南京要坐30多小時火車,舍不得錢買卧鋪,隻好買了個綠皮加班車,中間走走停停,硬是從老家坐了60小時才到南京。下了火車整個人都快癱倒了。
本科畢業考上本校碩博連讀順利畢業。
表弟回望求學的經曆,二十年了,苦是苦了點,但是沒白苦。很珍惜現在的生活。最深的人生體會就是讀書對于出身貧寒的人來說是一條很不錯的出路。他覺得學習是最幸福、最有成就感的。
至于為什麼不選擇北上廣深這類一線城市紮根兒發展。表弟說出的話很深刻:盡管自己是一個博士,也不過就是一個普通人。他覺得人生就那麼長,大城市的房價高得吓人,不想一輩子都隻在背負房子,父母都是普通農民,無法給他任何幫助。這個社會現實的讓人可怕,就像學曆貶值的可怕一樣。過了職場35歲的坎還有45歲的坎,過了房子坎還有小孩子坎,過了小孩子坎還有自己身體坎。博士也是人,自然有俗氣的地方。對于公司,博士也隻能算一個特殊崗位的工人,公司說裁員照樣辭退你。過了35歲,還能在公司裡996嗎?過了45歲,還能加得動班嗎?不能我該怎麼辦?
我大學同學的弟弟是化學博士,畢業後選擇任教。現在結婚生子了,小日子過得很舒服。他們有一套二線城市140平的房子,高校按照每平方兩千給你,但沒房産證。安家費15萬,科研啟動費10萬,他老婆985本科以上學曆,高校還給安排工作。他入職後三年内副教授待遇。140的房子他們全款拿下來才三十萬不到。每年收入加上教學科研,也十五萬差不多了,還安排她老婆工作,待遇年薪也有12萬了。同學的弟弟覺得選擇高校任教太正确不過了。
我看到一個網友發表的評論,他在某211高校讀研時當過助管,收過黨費、整理過工資條。生活還是蠻清苦的,好在就是相對自由,個人時間很多。大學文科院校的工資,就是純工資啊,講師是5K ,不到5K8;副教授為7K ,不到7K5;教授是1W,不到1W1。科研經費課題啥的,文科也不高。省級的3W,到頭也不超10W,國家級的,有老師拿過70W的,那就算很高了。不過科研經費财務有專項賬号,隻能報,不能提現挪用。有“帽子”的确實有錢,長江啊、傑青啊、某某計劃啊,不過相比社會老總來說,還是少得多。高校教師就是一份職業,很多人對此抱有的期望太高,最後覺得不劃算罷了。
我堂妹博士畢業去高校任教,特别後悔當初的決定。她說:大學老師原來在她眼裡是一個崇高的職業。所以,她就拼命讀書,讀到了博士。可是,現在發現并不是這樣。當和她在同一個城市的朋友們都買車買房,生兒育女了。她發現自己一個月的工資壓根不夠還房貸。普通家庭想要買房,等你籌夠現在的首付,房價又漲了。更重要的是,現在高校的考核壓力真的大,瘋狂割韭菜。一般的211基本上都是非升即走考核制,沒有編制,既要搞科研,又要搞教學。女生壓根不敢要孩子,太難了。這幾年,碩博又擴招了,接下來的内卷會越來越嚴重。想要讀博還是考慮清楚吧,不要覺得高校很容易。
我們公司研發部的小陳是計算機博士畢業,今年35歲,當初沒進高校覺得有些後悔。他說:很多博士覺得高校工資不高,紛紛把目光投向體制外想一展拳腳。工資雖然高,但問題是不在體制内啊。40歲以上誰要你們!40歲以上還能找到和目前工資收入相當的,100人裡連5個人都未必有!所以不要鑽到錢眼裡去,隻看錢,也得看長期的穩定性,人家博士大學教授到了65歲依然比今天的收入隻多不少甚至還比現在高出一大截!體制外的我們,50歲有公司要你嗎?
總結:
有一顆平等的心,每一個方向都很重要。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個大小不一的圓盤,在不停地轉,上面支撐着:時間,健康,家庭,養老,教育,心理。
如果家庭條件貧寒,希望通過逆襲實現收入突破的年輕人,最穩妥的方式,還是讀書,考一個好大學,選擇一個主流專業,有可能的話争取讀碩讀博。但讀博過程很痛苦,務必要有堅定的決心和毅力。認真讀書、讀碩讀博隻是最穩妥的方式,不是唯一的方式。
博士畢業後選擇高校教書,到底合适還是不合适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主要看你的人生期待和目标定位了。另外一點看你對金錢的渴望程度!如果你近幾年十幾年都急需錢,請不要去高校!去了你就後悔了,當然除非你是科研大神,或者橫向課題能做一些,否則職稱上不去,隻有受凍挨餓的份!其次如果要去業界,一定要選擇大城市!平台多,可選擇的餘地大,未來跳槽時上升空間更大,不要被大城市的房價吓到!你要相信你在未來十年的上升空間會大于房價的增長空間!當然前提是你要做好奮鬥的準備,如果你是安于現狀的人,這條路不适合你!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特點,關鍵還是選自己喜歡的。我一直相信人隻有做喜歡的工作才能做得好,工作做好了,自然會有相應的收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