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方仲永人物簡介

方仲永人物簡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1:59:07

華夏五千年曆史,能人輩出,以禮傳代,尊老愛幼,對于文化傳承極為重視,神童傳說也比比皆是。

甘羅十二歲為相;蔡文姬六歲能辯弦音;曹沖自幼智慧驚人;司馬光破缸救友等等,這些神童自幼展現出棟梁之姿,但也有神童幼年閃光,卻最終泯滅于衆人,拜王安石所賜,方仲永就是最為著名的一位。

方仲永為何被稱之為神童?他與王安石有什麼關系?最終又為何歸于泯泯衆生呢?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撫州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官拜丞相,發動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方仲永人物簡介(難道全都是父親之過嗎)1

他曾寫過一篇著名的散文,名曰《傷仲永》,講述了一個神童歸于普通人的故事,而主角正是同齡同鄉的方仲永。

故事大意為:金溪方仲永,世代農民,五歲之前,不曾習文認字,有一天,哭喊着向父親索要書寫工具,父親詫異,向鄰居借之,他立即寫出四句詩,并提上自己的名字,送全鄉秀才觀賞,驚為神童。

後有人指物品讓其作詩,即刻能成,且文采和道理俱佳,同鄉之人宴請父親做客,甚至還有人花錢求詩。父親見有利可圖,每日拉着方仲永四處拜訪同鄉之人,以求牟利。

當方仲永十二三歲時,王安石回鄉,在舅舅家中見到方仲永,此時所做的詩已不複從前。七年後王安石再次回鄉,向舅舅問起方仲永的情況,他文采不在,已成為普通人了。

王安石歎曰:仲永聰慧,先天所得,但後天未學,終泯然于衆人。

方仲永人物簡介(難道全都是父親之過嗎)2

我們看來,仲永天賦異禀,卻被父親因眼前之利,耽誤學業,終回歸于普通。

但這一切,都是父親的責任嗎?

北宋時期,封建社會,文化知識十有八九在高門大族,寒門弟子出頭不易,介于出身,眼光和想法,差别甚大。

三字經說:“子不教,父之過。”方仲永世代為農,父親見其天資過人,且能獲利,改善生活,對于底層貧民,眼光局限,看中眼前利益,提前消費仲永先天之資,對于後天教育漠視,仲永回歸普通,其父自然有責任。

方仲永衆人誇贊,被捧上高壇,譽為神童,必沾沾自喜,高人一等,因此懈怠,不明詩書,不懂道理,不求進步,無後天所學支撐,必定歸于普通。

方仲永人物簡介(難道全都是父親之過嗎)3

孩子先天聰慧,但後天成長更為重要,天賦歸于自身,誰也不能剝奪,在父母眼中,每一個孩子都是“小寶貝”,聰明伶俐,這就是天賦,不要過于贊揚,誇孩子“聰明”,會滋生他的高傲自滿,認為聰明就不用努力,反而會害了孩子。

越是聰慧的孩子,越要注重後天培養,誇贊有技巧,贊其“刻苦”,誇其“勇敢”,或針對某一件事,誇獎孩子,讓孩子認識到進步和提高的重要性。

方仲永人物簡介(難道全都是父親之過嗎)4

現今社會,思想眼界遠高于封建時代,擁有良好的教育環境,如果方仲永生活在現代,父母教育得法,必成大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