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從12月起,到來年一二月份,是地菜最嫩最鮮的季節。
導讀:
地菜人人愛吃,包餃子,包春卷那叫一個香。
北方人叫它荠菜,我們武漢人叫它地菜。
轉眼就又到了挑地菜的季節,隻是現在城裡認得,地上長的地菜的人是真不多了。就算是認得一兩種的,隻怕也并不知道,地菜還有十幾種其它的面孔。
地菜包水餃确實是一種難得的美食。
(友情提醒,文章共分四部分。中間部分地菜圖片較多,有興趣的莫錯過了,接着往下看。)
一到12月,菜場裡的地菜(荠菜)就又搶着上市了。我曉得,那都是大棚裡種的地菜。
現如今啊,誰麼事都要靠大棚種了。麼辦咧,五塊錢一斤,賣得比白菜都貴,有地不種的那才是苕貨。
以前路邊随處可見的地菜,可以說是要用鍬撮。現在你在公園裡轉一哈,連根地菜毛都看不到了。
這人是真可怕,愛吃麼事,麼事就得被吃絕種。
幸好還有大棚,不認得地菜的,可以去菜場裡買了嘗個鮮。但對于我這種“地菜專家”來說,買地菜那是不能忍受的。地菜這東西,隻有自己從地頭上挑來的才香。
為麼事咧?野外挑來的是野生的撒,菜場裡賣的都是化肥催大的,這年頭,誰都知道,野生的比種養的美味。這是無可辨駁的事實。
隻是,現在公園裡你就不要去找了,一是人家翻地翻地勤,鋤草也鋤得多,地菜存活的可能性不大了。就算是有少數漏網之魚,也有可能是打過藥的,你還是給人家留個種,讓人家自己開枝散葉去吧。
現在最合适挑地菜的地點,多是郊野菜地。菜地裡的地菜最多,原因是因為,地菜種子一般會混雜在菜籽裡被收集播種。另一個最現實的去處,那就是江邊、河邊、湖邊、塘邊的各種荒地了。
現在種植的地菜都能賣五元一斤了。
時下,公園裡總能看到挑地菜的身影。
挑這樣一大桶地菜,要是碰對地方了,也不過就是個把小時的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挑地菜那可是一項技術活。我估計現在城裡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幹不了這活的。
麼事啊,你不相信麼?我告訴你撒,地菜有十幾種面孔,你認得幾種?我說這話還真不是吹牛誇大,我認全地菜那可是花了成百上千個小時的實踐才得來的真知。
原來撒,我也隻認得一兩種。這是這一兩種認得的地菜還經常搞錯。為麼事咧,因為,有幾種野草或野菜長得跟地菜那就是一模一樣。
不是像我這樣挑了成百上千個小時地菜的人,是不可能靠眼睛分得清楚的。記得有一種野菜我總是把它錯認為地菜,拿回去一吃才曉得不是那個事。
後來,認真查資料做了番調查研究,這才發現,原來它的名字叫附地菜。我的個乖乖隆滴隆,連名字都差不多,地菜還分正的、負的,怪不得我會認錯了。
其實啊,挑地菜是最有意思的一項運動了。一是可以挑來吃,二是得不停地彎腰,挑一袋子地菜那運動量絕對比得上跑個一萬米。三是,找地菜的過程可比“連連看”有趣多了,那種成就感和獲得感是你花錢也買不來的享受。
下面這些都是如假包換的地菜。
地菜的不同形狀類少說也有十幾種。
它長在雜草堆裡,不開花,你是很難認得出來的。
耳環地菜是最為奇怪的一種了。
附地菜就和這種地菜長得一模一樣。
有種豬草就和這地菜一個樣。
這地菜的葉片像不像鈎針?
地菜莖近根部多呈這樣的紫色。
我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地菜至少有十種以上的面孔。這可是書上沒有的知識。
你莫看它都是小小的趴在地上,但你認真比較一下就知道了,那葉片形狀可是千姿百态。有像針刺的,有像耳環的,有像魚鈎的……
這地菜的生長形态也是大不相同,有的是蓬勃向上,奮發有為的樣子,就像是知道春天就要來了,得趕緊向上長大,争取陽光開花結籽。
但有的地菜呢,就像是枯黃的稻草,幹脆就直接趴在泥土地上裝死。隻有等到春暖花開之時,它才會突然撥地而起,開出一串串地菜花來,讓你摘了去煮雞蛋吃。
為麼事同為地菜,形狀、形态完全不一樣?這個問題就真的難倒我了,因為,這是屬于老天爺管的事。
我隻知道,搞植物的都懂一個道理,靠葉片形狀去認植物那是完全不靠譜的。同一種植物長成不同形狀的葉子那是為了适應環境的本能選擇。
你看,枸樹就有圓形的葉子和花型的碎葉吧,那就是因為陽光、溫度不同,枸樹趨利避害的自我選擇。
說到底,認植物看花果最準确。三月三時,人人都認得地菜,那是因為地菜花一串串的,地菜籽個個都是獨特的三角形,你就是想認錯都難。
但問題是,那個時侯的地菜已經老了,除了煮哈雞蛋,是真的不能吃了,嚼起來像稻草一樣。
除了認花果,還有一個簡單有效的辦法可供新手們一用。那就是拿不準的地菜,你挖起來聞一下菜根,那地菜的香味保證是最為獨特的記号。隻要是味兒對了,那十拿九穩是錯不了的。
有的地菜小如硬币,永遠也長不大,有的呢,一棵就有一盤了。
還有一種地菜和這個長相一樣,但是卻是泥土色的,平時很難發現。
地菜花其實也挺漂亮的。
每年三月三時,地菜就絕對不會認錯了。
咬一口地菜餡的春卷,你才曉得麼事叫唇齒留香。
吃地菜除了能享受它的美味,甚至還能從中吃出春天的味道來。
地菜的營養價值高,這是各種文獻所公認的。據說地菜還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隻是外國人多不知道吃罷了。要說,還是咱中國人會吃,早在公元前300年,我們就有吃地菜的記載了。
地菜的食用方式也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切碎做成餡料,包餃子,包春卷,包包子,總之是一切用來包的東西都可以用地菜做餡。
另外呢,地菜切碎了煮粥、打湯、炒食、涮食其實都不錯。但需要注意的是,地菜纖維比較長,所以,非特别鮮嫩之地菜,還是切碎了食用為佳。否則,嚼了半天還咽不下去的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
地菜的藥用價值如何?書上說是可以和脾、利水、止血和明目。經常用來治療産後出血、痢疾、水腫、腸胃炎症和目赤腫痛等病疾。
至于每年三月三時,用地菜花煮雞蛋,那是人盡皆知的吃法了。老一輩一般都認為,這個時侯吃地菜花煮過的雞蛋,可以治頭暈等雜症。
還有一點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很多人以為地菜是春天才有的吃食,其實,這真是大錯特錯了。真到了春天,你就隻有地菜花可用了。
記住,至少在南方省份,每年從十二月份起,隻到來年的一二月份,那才是地菜莖葉根部,最為肥美鮮嫩的時節。
眼下,正是時候,切莫錯過了這大好暖陽,天賜佳肴。
地菜餡餃子是最為常見的吃法了。
地菜切碎了烙餅也不錯。
焦鹽地菜吃過沒有?
下面的吃食一看就懂,就不一一介紹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