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接上篇)
作者 舒展
俗話說: 一世蘭半世竹,說明畫竹是很難的。那麼難在哪裡呢?我的體會是,難就難在畫竹葉上。欣賞一幅墨竹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看竹葉是否有美感。為把竹葉畫得美觀好看,曆史上畫竹大家們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實踐,總結出了一個一套畫竹葉的程式,如“人字、介字、分字、個字、驚鴨和落雁”等。它們非常形象又便于記憶和練習。
圖片中的竹葉是由十二個“人字”組合
圖片中的竹葉是由六個“個字”組成
這些乍看起來簡單,實踐起來難點在于,把這些要素相互有機地融合成大小不同的若幹組合。
如: “人字與人字組合,個字和個字組合,介字和介字組合;還有人字、個字和介字相互重疊交叉組合”如圖片演示:
圖片中的竹葉是由“個字、人字和介字”組合
圖片中示範的竹葉是由“介字、個字和人字”組合
掌握葉子組合的基本規律很重要,個字,介字等重疊的畫法,是畫墨竹的基本功。需要天天畫,經常練習。這個練習的過程與練習書法是一樣的,能楷書、行書、草書亦能行楷、行草并用。
在繪畫中,能夠把人字、個字、介字等技法運用到重疊、交加有機融合,一個關鍵的觀念是“破”,就是一個從必然走向自由的路,一個熟能生巧,是使其似“個”不是個,似“介”不是介……悟出這個道理,就可以舉一反三,一通百通了。就可以自由繪畫了。有了這個基礎,在繪畫中,考慮的問題不是如何畫個字或者介字了,而是考慮謀篇布局,是繪畫上的疏密、濃淡、輕重、虛實,是左顧右盼。如葉子在不同的季節裡,風、晴、雨、露和雪氣候中的變化。在創作時還要根據葉子在不同的環境中變化而變化。葉子的組合可大可小,可粗可細,可長可短,可一可二,可疏可密,可濃可淡,可清楚也可以模糊。總之以能表達自己感情和主題思想為原則。
當然要達到這個繪畫水平,必須要長時間的練習,三年兩年是它,十年二十年也是它。其實每練習一天都會有新的進步和體會,每天都會使你有新的發現,會使你興奮不已。
我在學習畫墨竹的時候,是走了一段彎路的。由于急于求成,對葉子的重疊、交叉組合的規律沒有在意,就先去臨摹,開始臨摹幾張貼在牆上感到還滿意,可是再臨摹時,由于沒有掌握到畫葉子的組合規律,沒有練習這個基本功,離開畫樣就不行了。經過老師的指導,重新練習個字,介字重疊交叉的規律,才逐步了解畫家的畫法和風格。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