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看法
此圖不清誰寫的,這也不是重要地方,如果按通順合理的,這應該是《獨辟蹊徑》四個字。
草體字在書寫上,有些字符,字根是通用的,有些地方為了準确用字。最好還是區分一下比較好。例如:倩,清,請,凊這幾個字,其實完全可以是一個寫法。但這幾字本身的釋義和讀音,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還有《勞動》這個詞,如果勞字用草體,而動字用簡體去寫,再用草書讀法,就成《勞勞》了,而不是《勞動》了。當然,喜歡寫字的,都會自己想個能回避開的方法,這樣的字,有時用上下文連接意思去分,有時确是改個寫法。但書法裡不會夾入簡體寫法的。
一豎這個偏旁用的地方不少,在一些地方雖通用,也會出現區分不明的通病。
說這幾個字,獨字,這個偏旁弄的很硬,是筆畫用的死了,也太直了,這是個反犬旁。沒必要弄出提手旁的感覺來,另外部分幾個寫法,用那個都不為過。
僻,應該用這字來對比吧!這字多出現《孤僻》這樣地方。而這裡需要的是動的感覺,用這字好嗎?
蹊字,足字旁,這裡感覺還是用簡體類《言》旁那個比較好,用一豎,是用的三點水的溪嗎?
徑字,這個雙人真不怎麼樣,有示字部和衣字部的感覺了。
整體看,意斷筆也斷,沒有拉來筆的圓滑,全靠硬接上一筆的做法。筆畫的連貫和意,斷了就是斷了,是硬續不上的,就是去接也會費很大力的。接時會出現重的墨點,筆畫的突然不連貫性變粗。不大可能有一筆寫完或牽絲過去的感覺。
這樣的地方出現最多就是《徑》字上,這個字完全可以用豎當偏旁,右部底土,在右點反豎下來那就是一筆結束。看一下他用了幾筆。
在書寫上,這幾字隻是空有其形而無其實。華而不實。也失去了草書最重要的東西。速度,圓滑和連貫了。
結語——此物可粗觀卻不可細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