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三巧
攝影/範範
結婚、生兒育女,被認為是完整人生的重要的部分,然而對山東泰山農村的年輕媽媽萬莉來說,生娃卻頻遭挫折。第一個孩子剛出生就患病,甚至連病因都沒有查出,就離開人世。幾年後,萬莉壯着膽子生了第二個孩子,誰知孩子剛出生就和第一個孩子病情如出一轍,萬莉崩潰:這是咋了?圖為病房裡,萬莉抱着11個月大的兒子。
清晨,一縷陽光沿着窗簾的縫隙照到室内,給已經有些寒冷的病房帶來絲絲暖意。盡管光線有點刺眼,但萬莉心裡依然暖暖的,因為從今年3月份開始,她已經大半年時間沒有享受過沐浴在陽光下的感覺了。萬莉看着一旁病床上的兒子劉子銘,眼裡漸漸濕潤,她說:“誰會想到第一個孩子患病去世,生第二個孩子還是這樣?可現在我已經沒有選擇,我要救孩子。”圖為病房裡,萬莉在照顧兒子。
今年32歲的萬莉家住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桃都社區。萬莉在與丈夫生育孩子前,她的家庭曾經也是個幸福美滿的小家,丈夫劉國棟是一個電商賣家,而她自己則在一家保險公司工作,兩人收入加起來有好幾千元錢,雖然不算富裕,但在肥城這樣的小城市,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然而,自從2017年萬莉和丈夫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後,他們的人生軌迹就發生改變。圖為小子銘的手上插着管子,萬莉看着好心疼。
萬莉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後一直感冒發燒,三天兩頭往醫院跑,但是萬莉夫妻帶着孩子去了很多醫院,始終也沒能查出孩子身體的問題。不僅如此,孩子病情持續惡化,後來長期住在了ICU。在當地醫院ICU每天高達幾千甚至上萬元的醫療費用,但是最終還是沒能挽救回孩子的生命。對此,萬莉整日以淚洗面,因為那是她的第一個孩子,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隻待了100多天,并且大多數時間都在醫院的病床上度過,她無法接受。圖為病房裡,萬莉在照顧兒子。
第一個孩子去世後,萬莉夫妻倆本來不敢再想要孩子的事,但家裡的老人還是希望他們夫妻倆再生一個,公公婆婆對萬莉說:“有一個孩子才算一個完整的家。”随着年齡的增長,萬莉也意識到如果自己再繼續猶豫下去,以後生育會越來越困難,夫妻倆在商議之後,最終還是決定再要一個孩子。2019年12月9日,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劉子銘出生。可是曾經經曆過的噩夢再一次找上了門,子銘從出生起便被病魔纏身。圖為病床上的小子銘,樣子很可愛。
子銘的病情與去世的哥哥如出一轍,不間斷地感冒發燒、感染肺炎。萬莉一看到他就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難道子銘也會像他的哥哥一樣在醫生和藥物的陪伴中,痛苦地離開自己嗎?看着孩子,萬莉心如刀絞,不知道怎麼樣才能改變子銘的命運。可是小子銘現在是她唯一的孩子,哪怕能找到一絲希望,萬莉也不會放棄。圖為病房裡,萬莉在哄兒子。
為了專心給子銘治病,萬莉辭掉了工作,帶着子銘一家醫院接着一家醫院地跑,然而情況還是如同當年一樣,去了很多醫院都無法檢查出子銘得的是什麼病。幾個月來,夫妻倆抱着孩子走南跑北卻沒有帶來任何回報。正當萬莉無比失望的時候,2020年3月,她和子銘在上海的一家醫院看到了希望。子銘在這裡被确診為重症聯合免疫缺陷(SCID),在萬莉心中,隻要查清楚了病因,也就意味着有了對症下藥的辦法了。圖為這幾個月來,萬莉一直守在兒子身邊,一刻也沒有離開。
但是接下來的檢查結果讓萬莉痛不欲生,孩子患病的原因竟然是基因問題。據悉,SCID是一種隐性基因遺傳病,多發于男嬰,患兒對細菌、真菌、病毒和原蟲感染均缺乏抵抗力,因此各種感染連續不斷。萬莉在看到報告的那一刻瞬間崩潰:第一個孩子離世就已經讓她傷心不已,沒有想到第二個孩子又患病,可眼下她隻能面對現實。圖為醫生在給小子銘打點滴。
萬莉下定決心不再重蹈覆轍,上海的醫院醫生也給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案。目前治療SCID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骨髓移植,萬莉一家東拼西湊籌齊了進倉的費用。3月底子銘順利進倉移植,移植手術也非常成功,可是絕望又伴随希望而來。由于子銘術後排異以及嚴重的卡介苗反應,籌集到的治療費用很快便被消耗殆盡。現在子銘僅僅吃的進口抗菌藥一盒就得8400元,術後需要吃藥1年多,加上特殊的奶粉、長期使用移植病床等等,後面的費用萬莉都不敢想。圖為小子銘吃的藥十分昂貴。
萬莉在醫院照顧子銘的時候,習慣每天把子銘每次檢查的身體指标記錄下來,大半年下來已經寫了厚厚的一本,這些數字的每一點波動都會讓她提心吊膽。而丈夫則在醫院附近租了間出租屋幫忙照顧子銘,每天給子銘消毒衣物奶瓶等,網店也因為沒辦法發貨停止了營業。如今夫妻倆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了收入來源,當初給第一個孩子治病欠下的30多萬至今還沒有還完,現在是債上加債,又欠下50多萬外債。看着孩子長長的醫療費用賬單,萬莉一籌莫展。圖為出租房裡,萬莉的丈夫在給兒子的奶瓶消毒。#我要上頭條#(圖文/三巧)原創作品,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如果你想獻出一份愛心,直接掃描二維碼即可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果不能直接掃碼,可将二維碼保存至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識别。該項目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小星欣新生命發起,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台“輕松公益”發起募捐,并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所有。監督電話:021-34689638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台搭橋,發布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項目聯合發起的公益項目 。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