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曾兩個諸侯國聯合犬戎所殺,繼立的周平王在中原晉、鄭等諸侯國的支持,下遷都到洛邑,曆史上稱為東周時代。從此統一的周朝瓦解,周王徒有 “天子”的虛名,因而出現了齊、晉、秦、楚等大國争奪中原霸主的形勢,不斷發生争霸的大戰。曆史上又把這段曆史稱為春秋時代。春秋這個時代名稱,是從當時魯國編年史《春秋》這部書來的。魯國《春秋》的編年,起于公元前722年(魯隐公元年),終于公元前481年(魯哀公十四年),但是春秋時代的終年,曆史學家們依據實際情況有不同的看法。
戰國時代,是指春秋時代之後, 七大強國相互兼并,直到秦完成統一的這段曆史。
連年進行兼并戰争時代的特征就是“戰國”這個名稱,戰國原來不是時代的名稱,而是指當時連年進行兼并戰争的七大強國魏、趙、韓、齊、楚、秦、燕而言。西漢初年司馬遷著《史記》時,所用戰國這個名詞的意義沒有變化,他是用“六國" 或“六國時”作為春秋之後的時代名稱的,他所作《六國年表》就是戰國時代的年表,他說:“餘于是因《秦記》,從《春秋》之後,起周元王,表六國時事”。東漢初年班固著《漢書》時,依然常用“六國時”作為這個時代的名稱,原是指秦以外的東方六國,把秦排除在外,當是沿用東方人敵視秦的習慣,顯然是不确切的,把“戰國”作為時代名稱,起于西漢末年劉向彙編的《戰國策》,這是确切的,因為連年進行兼并戰争正是這個時代的特征。
春秋時代戰争的主要目的在于争霸,戰國時代戰争的主要目的在于兼并。春秋、戰國之交,正是這兩種目的不同的戰争的過渡時期。春秋末年東南的越族興起,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之後,就兼并吳國,接着遷都琅邪,北上争霸中原。公元前468年(魯哀公二十七年)越王遣使到魯國,約定魯、鄭兩國之間的疆界,這是因為魯侵犯鄭的地界,越王以霸主地位迫使魯國君臣服從。而越王勾踐就是春秋時代的最後一個霸主。
與此同時,齊、晉、楚、越四國正在進行兼并戰争。墨子就曾說這四國“以攻伐并兼為政于天下”,又說這四國“今以并國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當時南方的楚、越,兼并的主要目标是附近的小國。例如莒這個小國(在今山東安丘、諸城、沂水、莒、日照等地間,先為越和齊兩大國從東西兩面逐步蠶食,後來為楚所滅。蔡(今安徽壽縣以北)、杞(今山東安邱東 北)也為楚所滅,越還曾攻滅滕(今山東朦縣西南)和郯(今山東郯城西南)兩小國。
春秋末年,中原晉、齊兩國的權力實際上已掌握在強大的卿大夫手中。晉國強大的卿大夫共有六個,即趙氏、魏氏、韓氏、知氏、範氏和中行氏。其中知氏最強。先由知氏聯合趙、韓、魏三氏戰勝範氏和中行氏而瓜分其地,接着知氏統率韓、魏二氏圍攻趙氏于晉陽,三年未能攻克,後來韓、魏二氏反過來和趙氏聯合,夾攻知氏而三分其地,從此晉國為趙、韓、魏三氏所瓜分,即所謂“三家分晉”,當時晉國國君雖還存在,實際上已被趙、韓、魏三家所控制。
晉出公就是因為反對三家瓜分知氏而被驅逐,出奔到楚國。到晉幽公時,隻有绛(今山西侯馬西北)、曲沃(今山西聞喜西北)等邑,反而還要朝見三家之君,此後晉君所居都邑常也被三家所奪走。公元前349年趙氏奪取晉君所居端氏(今山西沁水東北),把晉君趕到屯留,而屯留早已為韓氏占有,晉君因而為韓大夫所殺,從此晉國退出兼并的戰國時代。
與此同時,齊國卿大夫田氏(即陳氏)逐歩取得齊的政權,公元前481年陳恒(即田常)殺死右相監止,并殺了齊簡公,從此田氏出任齊國相國,專齊之政,陳恒傳了三代,到田太公(田和) 時,齊康公被遷到海邊,以一城之地作為食邑。公元前386年田太公得到周天子正式承認,立為諸侯,沿用齊的國号。公元前379年齊靈公去世,呂氏的齊君從此絕滅,這就是所謂“田氏代齊”,也稱“田代姜齊”。
自從中原地區趙、韓、魏“三家分晉”和“田代姜齊”後,再加上原 有的秦、楚、燕三國,于是七強并立而相互兼并的形勢出現,直到秦完成統一為止。
春秋末年起,連同整個戰國時代,是中國曆史上重大的變革時期,這是過去曆史學家們早已認識到的。王夫之在稱之為“古今一大變革之會”,顧炎武在其名著《日知錄》中早已指岀春秋時代還在講究周禮,尊重周王,注重祭祀,講究宗姓氏族,列國間時常會盟,常賦誦《詩經》,有死喪事故也要赴告别國,供史官記錄。但到了戰國時代,所有貴族重視的禮制,都不講了,國力強大的想打誰就打誰,國力弱的被迫抵抗,因而出現了“邦無定交、士無定主”的局勢,這是東周末年的風俗大變,但是春秋、戰國之交确是“古今一大變革之會”,從此廢去了自古以來貴族統治用的禮制,開始了走向秦漢以後“大一統”的曆史進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