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海經巴蛇吞象

山海經巴蛇吞象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10:11:18

古漢語詞彙中經常會留下一些曆史的痕迹,比如關于巴蜀文明就有“巴蛇吞象”和“下裡巴人”這兩個經典詞彙。不難看出這裡面似乎透露着一股子文化優越感,這是為何?

(一)巴蛇吞象與象牙

“巴蛇吞象”這個詞語經常和“人心不足蛇吞象”聯系在一起,那麼巴蛇是一種什麼蛇,為何能夠吞下大象這種龐然大物?

巴蛇的“巴”正如《說文·巴部》對于“巴”字的解釋:“巴,蟲也,或曰食象它,象形”,巴字的本義就是蟲,而釋巴為食象蛇(它即蛇)乃是有關巴義的另一種看法。

山海經巴蛇吞象(巴蛇吞象)1

也就是說,“巴”這個字本身就包含了對于大蛇的象形寫法,但是後人忘記了這一點,于是又用“巴蛇”這一詞來專門提示人們,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大蛇!

關于“巴蛇”能夠“吞象”的誇張想象,可能來源于《山海經》中的兩則記載:

①《海内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黃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②《海内經》:有朱卷之國,有黑蛇,青首,食象。

山海經巴蛇吞象(巴蛇吞象)2

對于這個記載,醫學家看到的是巴蛇腹中象骨的藥用價值,君子服用了之後,無“心腹之疾”,也就是不會患内科疾病了。所以左思寫《吳都賦》時也提到這點:“屠巴蛇,出象骼。”

如今的四川很難看到大象的蹤迹,但是從三星堆以及金沙遺址出土的大量象牙來看,這種“巴蛇吞象”的概念可能并不是憑空而來。

山海經巴蛇吞象(巴蛇吞象)3

關于巴蜀象牙的來源,很多人認為它是古印度象牙,是舶來品。但是從巫山大溪文化遺址、河南安陽婦好墓、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來看,它們都發掘出土了大量的象牙和象牙器(梳、杯、筒、琮、珠、手镯、臂飾、項飾、耳飾等),這似乎說明象牙可能正是本土所産。

山海經巴蛇吞象(巴蛇吞象)4

将成噸的象牙,用來作為3000年前蜀王的祭祀禮儀之道具,可見當時蜀人與大象的生态距離,遠遠要比如今的我們要接近不止多少倍。

(二)下裡巴人與雅樂

而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的交流,并未因為連綿的群山阻隔而斷絕。我們從夏商周文化的隻言片語中,總能找到屬于巴蜀人群的身影。

在戰國時期屈原的《楚辭·天問》中,就提到了關于夏代王朝最後一位帝王夏桀的故事: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妺喜何肆,湯何殛焉?”

山海經巴蛇吞象(巴蛇吞象)5

說夏桀讨伐蒙山,就是為了得到一個叫做妺喜的女人嗎?實際上,這個蒙山就是四川的岷山,它坐落于四川北部,是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也成為劃分南北的一道天然分界線。

岷山盛産玉石,所以也被稱為“珉”(石之次玉者也)山,這些美玉自古以來便為中原王朝所用,所以夏桀當時伐蒙山,所求者可能更多是國家戰略資源——玉石,而不僅僅隻是一個妹子而已。

山海經巴蛇吞象(巴蛇吞象)6

到了周王讨伐商纣王的時候,他召集了來自四方之地的方國,其中就有“蜀”人。而巴人在周以前可能居住在今甘肅南部地區,後來遷到了湖北長陽一代,以廪君為首,稱為“廪君蠻”,這一氏族以白虎為圖騰。

山海經巴蛇吞象(巴蛇吞象)7

到了西周時期,被封為子國,稱“巴子國”,對于鄂西和川東的開發經營有重大貢獻。巴人善歌,後人便用“下裡巴人”來形容民間的流行音樂,同朝廷之上的雅樂“陽春白雪”形成鮮明的對比。

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裡》、《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有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山海經巴蛇吞象(巴蛇吞象)8

不難看出,從“巴蛇吞象”表達人的貪欲,以及“下裡巴人”象征通俗音樂這兩個小點來看,這些詞語中的确包含了中原王朝對于中華文化内部存在的地理空間歧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