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怎麼看待陳春花

怎麼看待陳春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9 10:25:41

怎麼看待陳春花?(寫了很久沒合适地方發,就填充一下我的頭條号吧),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怎麼看待陳春花?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怎麼看待陳春花(反陳春花的真正理由是什麼)1

怎麼看待陳春花

(寫了很久沒合适地方發,就填充一下我的頭條号吧)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春花教授仍在孜孜不倦地更新她的微信,而我對她的景仰尚在中途,就突然地被澆了一大盆冷水。就象我陪孩子玩的肥皂泡,不管多麼絢麗多彩,一被草尖紮到就炸成一灘沾乎乎的水漬。不過這次下場紮泡泡的不是草尖,而是華為。

知識界的名人出來為春花教授解了個圍,還委婉地批評華為為了摘清與教授的關系,把話說得太絕。而寫評論為生的那群人則懞了好幾天。我不知道這是由于反應鈍化的原因,還是辨别事情走向太過困難,再或者他們本不知道陳春花其人,盡管後者在現代企業管理專業上已是”著作等身“。

清醒過來後,劈頭蓋臉的罵聲就響徹了web2.0,更有有心人挖掘出教授的海外學曆造假,還累及了其他有相同教育背景的知名人物。至此,這顆大瓜終于熟到了人人可吃的程度。

說真的,陳教授的書我還真沒讀過。但看過她的一些文章,而且從中得到了不少啟發。盡管批判者指出她的學術觀點并不獨立,在我看來,如果有人給你講明白了一些道理,或者引導你去思考一些有用的問題,那麼無論ta是真教授還是假學者,并不那麼重要。就象論語流傳那麼多年,卻在21世紀養活了一群靠講論語為生的學者;就象羅振宇自己讀書萬卷,又創辦了一家立足于知識傳遞的成功企業一樣。就象今天我們越來越關注營養學,但千百年來,人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食物含有哪些成分,但這些食物依舊養活了一代又一代傻子和聰明人。

這個問題的關鍵,也許是學界與商界的關系在内卷環境下發生了某種微妙的變化。其實即使華為不出來澄清,我也不會相信任正非是因為得到陳春花占撥才開悟的。被炮制出來的那些傳聞應該也不是為了證明這一點,隻是為了以華為的禮遇來襯托陳老師的先知之明。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誕生了幾代企業家,從一開始純靠膽大,到後來靠個人洞察,再到開始研究國内外管理心法是一個過程。學者們被企業家奉為座上賓是這裡第三個階段才逐漸發生的。即便這個階段也有很多不足為外人道的潛規則:因為有時候企業禮遇學者,無非是為了能出現在ta的文章或專著中而已。

創業或實現增長需要人”教“嗎?企業管理不能是全封閉的系統。外來的和尚念念經,至少可以起到任總所說的”耗散“作用,有助于企業的熵減。事實上也确有企業從這種外部咨詢中獲益良多,而且不僅僅是初創企業,也包括那些今天舉足輕重的大型企業。這是學者在商界被看高一分的根本原因。

伴随這個過程發生的,其實是互聯網時代”知識變現“方式的變遷。互聯網形态本身已經是一種廣開民智的方式,而知識分子在其中探尋自身價值實現的過程也堪稱精彩。例如海外資訊的翻譯/搬運者(幫助人們了解外面世界的新動态和發展脈絡)、微博時代”公共知識分子“興起(告訴大家我們水深火熱,而且都是體制問題)、教人讀書的個體知識分子(于丹為代表)在視音頻平台崛起、知識平台(混沌、得到為代表)及垂直領域的教育者、企業管理專家(如楊國安和今天的陳春花)……總之這是一條向上攀爬的曲折之路,而且似乎已經發展到頂峰。

中國的商界追逐着永遠也得不到的安全感。要麼是與官走在一起,要麼與學走在一起,前者供應的是”路“,現在已變得兇險;後者帶來的是”光“,仿佛方興未艾。學者能夠用系統的理論與工具去分析成功與失敗,并對這些經驗教訓進行萃取。盡管看上去很多學者并沒有成功的創業經驗,但價值傳遞的有效性并不取決于此。如同”不會遊泳的遊泳教練“帶出了冠軍團隊一樣。如果否定這一點,就否定了知識的轉移與傳承。

按理說商學之間的相互依存是很”甜蜜“的,但這兩個階層在陳春花事件上卻出現了清脆的斷裂。這個關系是如何發生變化的呢?

1、紅利期結束後,企業經營已經不象從前那些能夠因一招一式而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甚至是憑運氣賺到的錢,憑”實力“輸掉了(但通常也不是輸給對手,而是輸給時代)。從前被證明的那些”對“的方法,漸漸難以自證。事實上在艱難時勢中,再精妙的觀點和方法也難以很快見到成效。學者不是神。

2、核酸産業鍊之外的企業普遍面臨降本增效的課題。活下來,比活得潇灑更重要。在增長年代,與盛名學者的交往與相互利用,會給企業帶來一種迷離的裝飾效果,然而所有的裝飾都是需要成本的。當企業采取内向策略,即不再試探新的路徑,而是在熟悉的套路中用提高效率的方式求生存;而學者型顧問的市場原本在”未知領域“或已知領域中的未知區塊,也就是企業所不熟悉的那部分。這樣一來,對學者的前瞻理論需求自然減弱。

3、就個案來說,陳教授或其團隊反複拿華為說事,自己賺到了名和利卻并沒有給付相應”對價“,未免有失公平。華為感覺自己被消耗了,而且在陳教授的叙事中,任總被”矮化“,到了忍無可忍的程度。要知道,華為是任正非光環下的一家弱公關公司,這次的口氣肯定不是公關部門自己攢出來的。

态度是心态的滲漏,觀點是觀念的滲漏。學者應該在消耗企業或企業家時掌握一些分寸,而不要真的進入了故事裡那個虛拟的角色。從這裡其實也可以看出一家企業真正的胸懷吧。

最後,陳春花教授那些流傳于江湖的故事,很明顯是誇大到聳人聽聞的程度,這是一種過度表演。不過,參與這場讨論的各個角色,何嘗不都是在畫裡畫外賣力地表演呢?教授的表演,與企業們描繪的各種宏圖大業,有什麼本質的區别呢?無論如何,因為這麼個事情搞得商界與學界勢不兩立,似乎并無必要。

畢竟我的大學文憑是混出來的,所以直到今天讀“春暖花開”,仍然覺得能帶來不少啟發。所以我想,至少對我這樣的”旱鴨子“來說,陳教授的教戰守則是有意義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