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文言實詞?【重要實虛詞梳理】庖(páo)丁 廚師 為替文惠君解牛手之所 …的地方 觸,肩之所倚 倚靠 ,足之所履 名作動,鞋踩,膝之所踦(yǐ),砉(huā )然拟聲詞向 通“響” 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 沒有什麼不中 合乎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音節,節奏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 通盍,怎樣 至此乎?” 庖丁釋 放下 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超過技矣始臣之主謂間助詞,取獨解牛之時,所見無非沒有不是牛者;三年之後,未嘗不曾見全牛也方今 副詞性短語,相當于“現在、當今”之時,臣以憑借神遇而表轉折不以目視,官知器官的感知止而神欲精神行依順着乎 于,表對象天理牛天然的生理結構,批擊、坎大卻 通“隙”,空隙 ,導順着、循着大窾(kǔan) 骨節空穴處 ,因順着、依照其固然本來的樣子、結構,技經 支脈.經,經脈 肯綮(qìng) 肯:緊附在骨上的肉.綮:筋肉聚結處 之賓語前置标志未嘗,而況 更何況… 大軱(gū) 股部的大骨 乎良庖歲名作狀,每年更刀,割生割硬砍也;族 衆,指一般的 庖月更刀,折 用刀折骨 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 出 于硎(xíng) 磨刀石 彼節 骨節 者有間間隙,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 寬綽的樣子 其于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狀語後置雖然 雖然這樣 ,每至于族 指筋骨交錯聚結處 ,吾見其難為,怵(chù)然 害怕的樣子,這裡指小心翼翼的樣子 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huò)然拟聲詞,形容牛體骨肉分離已解,如土委地 卸落,墜下.散落在地上 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看,為之躊躇滿志 志得意滿 ;善 善通“繕”,擦拭 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 指養生之道 焉”,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庖丁解牛文言實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重要實虛詞梳理】
庖(páo)丁 廚師 為替文惠君解牛。手之所 …的地方 觸,肩之所倚 倚靠 ,足之所履 名作動,鞋踩,膝之所踦(yǐ),砉(huā )然拟聲詞向 通“響” 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 沒有什麼不中 合乎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音節,節奏 。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 通盍,怎樣 至此乎?” 庖丁釋 放下 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超過技矣。始臣之主謂間助詞,取獨解牛之時,所見無非沒有不是牛者;三年之後,未嘗不曾見全牛也。方今 副詞性短語,相當于“現在、當今”之時,臣以憑借神遇而表轉折不以目視,官知器官的感知止而神欲精神行。依順着乎 于,表對象天理牛天然的生理結構,批擊、坎大卻 通“隙”,空隙 ,導順着、循着大窾(kǔan) 骨節空穴處 ,因順着、依照其固然本來的樣子、結構,技經 支脈.經,經脈 肯綮(qìng) 肯:緊附在骨上的肉.綮:筋肉聚結處 之賓語前置标志未嘗,而況 更何況… 大軱(gū) 股部的大骨 乎!良庖歲名作狀,每年更刀,割生割硬砍也;族 衆,指一般的 庖月更刀,折 用刀折骨 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 出 于硎(xíng) 磨刀石 。彼節 骨節 者有間間隙,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 寬綽的樣子 其于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狀語後置。雖然 雖然這樣 ,每至于族 指筋骨交錯聚結處 ,吾見其難為,怵(chù)然 害怕的樣子,這裡指小心翼翼的樣子 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huò)然拟聲詞,形容牛體骨肉分離已解,如土委地 卸落,墜下.散落在地上 。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看,為之躊躇滿志 志得意滿 ;善 善通“繕”,擦拭 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 指養生之道 焉。”
【文言現象積累】
一、通假字
1、砉然向然 向通“響”
2、技蓋至此乎 蓋通“盍”,何,怎樣
3、批大郤 郤通“隙”,空隙
4、技經肯綮之未嘗 技通“枝”,支脈
5、善刀而藏之 善通“繕”,修治(擦拭)
二、古今異義
1、依乎天理 (古義:機理 今義:天然的道理)
2、因其固然 (古義:牛體本來的結構 今義:連詞)
3、雖然,每至于族(古義:雖然這樣 今義:轉折關系連詞)(古義:到 今義:連詞)
4、吾見其難為(古義:難解 今義:使人為難)
5、所見無非牛者 (古義:沒有不是 今義:副詞,隻,不外乎)
6、視為止,行為遲 (古義:舉止行動 今義: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活動)
三、詞類活用
1、足之所履(名作動,踩)
2、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名作狀,每年,每月)
3、而刀刃者無厚(形作名,厚度)
4、視為之止 (動作名,目光)
四、特殊句式
1、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斷句)
2、技經肯綮之未嘗 (賓語前置)
3、如土委地 (省略句)
4、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狀語後置)
5、視為止,行為遲 (省略句)
五、一詞多義
會
1、會天大雨 (動詞,恰逢)
2、會盟而謀弱秦 (動詞,集會)
3、乃中《經首》之會 (名詞,節奏)
善
1、善哉 (應答詞,好的)
2、素善留侯張良 (形作動,與‥‥‥交好)
3、積善成德 (形作名,善行)
4、善萬物之得時 (形作動,喜愛)
5、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動詞,擅長,善于)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使動,做好)
7、善刀而藏之 (動詞,修治(擦拭))
8、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名詞,琵琶師)族
1、族庖月更刀 (形容詞,一般的)
2、每至于族 (名詞,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
3、士大夫之族 (名詞,指一類人)
4、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名詞,家族)
5、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名作動,滅族)
委
1、 如土委地 (動詞,卸落)
2、 曷不委心任去留 (動詞,順,随)
3、 委身為賈人婦 (動詞,托付,交托)
解1、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動詞,剖開,分解肢體)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惑也 (動詞,解釋,解答)
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動詞,解決)
4、天下土崩瓦解 (動詞,渙散,分裂)
5、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 (動詞,消除,免除)
6、好讀書,不求甚解 (動詞,理解,明白)
道
1、臣之所好者道也 (名詞,天道,自然規律)
2、于是費先王之道 (名詞,主張,學說)
3、得道多助 (名詞,道義,正義)
4、從郦山下,道芷陽間行 (名作動,取道,經過)
間
1、間不容發 (名詞,中間 )
2、奉命于危難之間 (名詞,期間 )
3、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 (名詞,頃刻,片刻)
4、安得廣廈千萬間 (量詞 )
5、彼節者有間 (名詞,空隙)
6、道芷陽間行 (名作狀,從小路)
7、肉食者謀,又何間焉 (動詞,參與)
8、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動詞,夾雜)
9、讒人間之 (動詞,離間)
10、間或一輪 (副詞,偶爾,有時)
11、侯生乃屏人間語 (副詞,秘密地 )
六、重要虛詞
為
1、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介詞,替、給)
2、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 (動詞, ①解;②作為)
3、視為止,行為遲 (都是介詞,因為)
4、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介詞,因為)5、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介詞,替、給)(動詞,制定)
6、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動詞,是)(疑問句句末語氣詞,呢)
7、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介詞,被)
8、不足為外人道也 (介詞,對)
于
1、合于《桑林》之舞 (介詞,引出對象,不譯)
2、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介詞,從)
3、其于遊刃必有餘地矣 (介詞,對于)
4、雖然,每至于族 (介詞,到)
5、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介詞,從) (介詞,比)
6、不拘于時,學于餘 (介詞,被) (介詞,向)
7、乃設九賓禮于廷 (介詞,在)
8、燕王欲結于君 (介詞,跟)
然
1、砉然向然 (象聲詞詞尾,……的樣子)
2、雖然,每至于族 (代詞,這樣)
3、吳廣以為然 (形容詞,對)
4、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 (轉折關系連詞,但是)
5、火未及然 (動詞,燃燒)
6、輮使之然也 (代詞,這樣)
而
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表并列)
2、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表遞進關系)
3、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表轉折)
4、提刀而立 (表修飾關系)
5、善刀而藏之 (表順承關系)
乎
1、技蓋至此乎 (疑問句句末語氣詞,呢)
2、依乎天理 (同“于”,引出對象,不譯)
3、恢恢乎其遊刃必有餘地矣 (同“然”,形容詞詞尾)
七、成語積累
①遊刃有餘:現代人使用它來比喻技術熟練高超,做事輕而易舉。
②目無全牛:一般用來指技藝達到極其純熟的程度,達到得心應手的境界。
③躊躇滿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的意思。躊躇,一般用于形容猶豫不決的樣子。躊躇滿志,指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樣子。
④切中肯綮:切中,正好擊中. 肯綮,是指骨肉相連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關鍵.切中肯綮是指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方向準,一下子擊中了問題的要害,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⑤批郤導窾——批:擊;郤:空隙;窾:骨節空處。從骨頭接合處批開,無骨處則就勢分解。比喻善于從關鍵處入手,順利解決問題。
⑥新硎初試——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象新磨的刀那樣鋒利。比喻剛參加工作就顯露出出色的才幹。亦作“發硎新試”。
⑦官止神行:指對某一事物有透徹的了解。
⑧庖丁解牛: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技術純熟神妙;做事得心應手。
⑨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幹淨。将刀擦淨,收藏起來。比喻适可而止,自斂其才。
【拓展閱讀】
吾生也有涯①,而知也無涯②。以有涯随無涯③,殆已④;已而為知者⑤,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⑥,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⑦,可以保身,可以全生⑧,可以養親⑨,可以盡年⑩。
【注釋】
①涯:邊際,極限。
②知(zhì):知識,才智。
③随:追随,索求。
④殆:危險,這裡指疲困不堪,神傷體乏。
⑤已:此,如此;這裡指上句所說的用有限生命索求無盡知識的情況。
⑥近:接近,這裡含有追求、貪圖的意思。
⑦緣:順着,遵循。督:中,正道。中醫有奇經八脈之說,所謂督脈即身背之中脈,具有總督諸陽經之作用;“緣督”就是順從自然之中道的含意。經:常。
⑧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⑨養親:從字面上講,上下文意不能銜接,舊說稱不為父母留下憂患,亦覺牽強。姑備參考。
⑩盡年:終享天年,不使夭折。
【文學文化常識】
莊子,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姓莊,名周,宋國蒙人。戰國時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莊學的創立者,與老子并稱“老莊”。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代表作品為《莊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雜篇。内篇7篇為莊子所作,外篇15篇和雜篇11篇一般認為是其門人和後學者的僞作。其中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其作品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據傳莊子嘗隐居南華山,卒葬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被诏封為南華真人,其書《莊子》被奉為《南華真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