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剛生下女兒的時候,母親來看我。
女兒白天呼呼地睡,傍晚時分,我抱着小家夥說:“看吧,今天晚上又該哭了,不肯睡了。”
母親輕聲制止我:“不要當着寶寶的面這樣說,孩子是要哄的,越哄越乖。”
當我順着女兒額前的頭發向下撫摸時,母親說:“逆着發向撫摸,沒有人一輩子是順風順水的。”
我突然間明白了“逆鱗”的含義,我這不是觸着麼?
女兒發出“nai”的哭聲,母親告訴我,孩子餓了,你給她吃吧。
女兒發出“ai”的哭聲,母親告訴我,孩子要抱了,你抱抱她吧。
我很驚奇于母親的發現,母親說:“慢慢地,你就知道了。孩子的哭聲是一本‘嬰兒字典’。”
是的,我們天生就有交流的能力。
有這樣一個觀察母親反應的實驗,讓一組母親一直面無表情地看着自己的寶寶,不做出任何反應,結果大部分母親無法做到。
由此可見,嬰兒發出的信号有多強大,我們先天就習慣回應他人的信号,隻是需要讓這種習慣表現出來。
一直以為孩子的哭聲并不是表達不滿足的語言。
它隻是一種聲音,一種不同于成人的交流方式而已。
後來我給予了孩子更多的關注、觀察和投入。
慢慢地,我驚奇地發現,孩子的這個眼神似乎對我說“我好開心啊,我會露出更多的笑容哦”。
下一次我就明白了另一個眼神意味着“我餓了”。
如果你還是無法了解嬰兒的哭聲或手勢意味着什麼,那也很正常。
沒有關系,你還是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回應他。重點不是那些信息代表什麼意思,而是互動的模式。
這些模式不是由我們主導的,而是由嬰兒與我們共同創造的。
這些模式也不會固定不變,它們的變化取決于我們的情緒與投入程度。
有時雙方都可以“抓住”彼此,有時雙方無法交流,那就需要做一些調整。
#頭号周刊##母愛是一個圓##教育聽我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