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民間湖長說:洞庭湖生态環境回到了90年代初
華聲在線12月1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特約通訊員 張為)“3歲開始,我就在洞庭湖邊上放牛。現在,我在這裡當了8年的民間湖長,洞庭湖的生态環境回到了90年代初期。”12月12日的洞庭湖畔,一位一手戴着兩個黃金和白金大戒子的男人四處“巡邏”。他是鐘愛華,過去的深圳老闆,如今的民間湖長。
上午9點,鐘愛華開車到了白塘鎮碳素廠旁一條通往湖畔的小路上。走在其上,他眼睛直盯着路旁樹叢,然後就掏出了手機。“我要打電話給政府,這裡發現了垃圾。”
冬天的灌木叢枝葉日漸稀疏,昔日江水帶來的陳年垃圾和村民偷偷丢棄的生活垃圾也逐漸暴露出來,這些都令鐘愛華着急。“必須要站在這裡看着垃圾運走,不然湖水以後漲起來,垃圾就到了湖裡,污染了水源。”
鐘愛華站在原處不再離開,等政府安排的人過來運送垃圾。
“這裡的牛我也要管,不能越過湖堤到另一邊去,隻能在農田這邊。”這個民間湖長,自從2011年由深圳回家,除了管理兩台挖機,日常幹得最多的事就是守着這片洞庭湖,守着湖邊的垃圾和牛羊,當上了由嶽陽市東洞庭生态保護協會選拔的洞庭湖民間湖長。
“水源必須保護起來,水源就是生命之源。隻要跟生态環境有關的,我都要管起來。”如今的鐘愛華,不但微信名叫做“守護洞庭湖生态環境”,朋友圈十之八九都在查湖邊的環境衛生。幾年間,從汨羅江到洞庭湖,半數以上的垃圾都在他的眼皮底下被清理。一群群從北方前來洞庭湖越冬的白鹭、紅嘴鷗,甚至天鵝,也在他面前越飛越多。
“洞庭湖的生态環境已經回到了90年代初期的樣子!”鐘愛華細細回憶30年前洞庭湖不見“白色垃圾”、沒有工業污染的“鳥飛魚躍,碧波萬頃”。他告訴記者,正是有市委、市政府的重視,現在從汨羅江到洞庭湖,都開始進行一系列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複和水資源保護措施,村民的環保意識明顯提升,洞庭湖的生态環境越來越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