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霍山非遺文化傳承

霍山非遺文化傳承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09:49:36

霍山非遺文化傳承?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為營造濃厚的非遺文化氛圍,石阡縣邀請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非遺博物館進行講解,讓市民、學生近距離接觸和學習石阡木偶戲、石阡茶燈等傳統文化,更好地感受非遺文化魅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霍山非遺文化傳承?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霍山非遺文化傳承(石阡感受非遺魅力)1

霍山非遺文化傳承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為營造濃厚的非遺文化氛圍,石阡縣邀請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非遺博物館進行講解,讓市民、學生近距離接觸和學習石阡木偶戲、石阡茶燈等傳統文化,更好地感受非遺文化魅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走進石阡縣民族中學,省級非遺傳承人劉超、孫洪祥正在教授學生木偶戲基礎動作,學生們跟着老師認真學習,控制木偶點頭、彎腰、轉身等。石阡木偶戲有着豐富的文化價值、獨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多樣性的社會功能,其表現形式獨特,需做到手、眼、心協調配合完成,每次老師來授課,學生們都會認真學習木偶戲表演的技巧和方法。

據介紹,石阡縣民族中學是石阡木偶戲走進的第一所學校。從2006年起,該校就把石阡木偶戲作為特色教育改革内容和素質教育重要舉措列入專門課程。通過不定期請木偶戲傳承人現場指導授課、成立社團等方式,讓石阡木偶戲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在傳承中得以弘揚。

省級非遺傳承人、石阡縣民族中學教師劉超介紹說:“在課堂上,主要是給學生介紹我們石阡木偶戲的曆史、來龍去脈以及它的文化價值,它的行當劃分及表演形式等等。我們還成立了一個木偶戲社團,感興趣的學生就可以來到社團裡面學習觀摩、實際操作。”

同樣,在石阡縣非遺博物館,市級傳承人唐必秀和楊芳正在為前來參觀的市民詳細介紹石阡木偶戲的相關知識,并現場表演。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石阡非遺文化,近年來,在石阡縣委、縣政府的積極倡導和大力支持下,石阡木偶戲、說春等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陸續走進校園,走進市民們的生活,在石阡這片沃土的滋養下,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截至目前,石阡縣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1個,即“二十四節氣”(說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3個,即木偶戲、仡佬毛龍節、仡佬族民歌;省級11個,市級15個,縣級55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