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來源于國慶團期我們三江源線路的隊員“付冰之隅”
這是一系列關于探尋三江源的故事
在途中的點點滴滴,記錄詳細,我們面對各種困難,也戰勝了各種不安
希望每一個人的旅途都能印象深刻,伴随着美好
第四天(10月5日)雜多-瀾滄江源頭-雜多全天行程460公裡,行車時間20個小時。路況:沙石路搓闆路就不用說了。記憶深刻的就是過河、過河、涉水過河或者在河裡行車。除了過河,還就是不停地陷車、救援拖車,陷車和再次救援拖車。每個車都被救援過。
雜多,藏語中“多”是源頭的意思,雜多的藏語意思是“紮(雜)曲河上遊”,而紮曲河指的就是瀾滄江的上遊。雜多縣地處唐古拉山北麓,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撥4290米以上,縣政府所在地薩呼騰鎮,海拔4060米。全縣面積為30161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6.9萬人,以藏族為主。瀾滄江源頭和長江源頭南源均發源于雜多縣。
隸屬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是其下轄縣。東和東南與玉樹、囊謙兩縣毗鄰,西靠唐古拉山地區,南和西南與西藏自治區昌都、那曲兩個地區的丁青、巴青、聶榮、索縣、安多等五縣接壤,北靠治多縣。距州府結古鎮210公裡,離省會西甯市1084公裡。
雜多魏晉南北朝時,屬蘇毗女國;元隸屬吐蕃等路宣慰使司;明屬朵甘思宣慰使司、和碩特蒙古政權;1954年,定名為雜多縣。
在藏區,雜多算是大縣,地域大,人口也多。縣城由老城和新城組成,前一晚到時微雨、華燈初上,一片繁華、欣欣向榮的景象。清晨出發時穿城而過,小城幹淨、靜谧。人們尚未蘇醒,隻有過客行色匆匆。
▼縣城出來沒多久就成無信号狀态。看到這個标志,恭喜你方向正确。
▼清晨的山谷,一片祥和,霞光微顯,雲霧盤旋山間,似玉帶揮舞。山色如黛,草場如染,溪水潺潺,偶有一條小路通向遠處的人家,有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感覺。
▼這是經過第七個有海拔标志的山垭口,垭口海拔4500米,沒有山名,垭口處有一經幡。其他經過六座山的垭口,也都沒有山名,隻有海拔高度标識牌,分别是:垭口海拔4500米,垭口海拔4611米,垭口海拔4613米,垭口海拔4562米,垭口海拔4572米,垭口海拔4664米。以後再翻越N多山,既無山名也沒有海拔标識。
高原精靈
▼中午時分,天色突變,雪花紛飛,四野茫茫。随後就是東邊日出西邊雪。
▼午飯地點,在海拔4510米的寬闊河灘,每人一個自熱飯。本次行程是我半生以來吃得最多的自熱飯,味道還可以(以至于在後來的一次工作中,冬季近萬份飯,飯送來都是涼的,便給他們建議了自熱飯,意見被采納,看來每一次的經曆都可以總結應用)。午飯之後便開啟了過河模式,一條又一條大小不一,深淺不同的河。
過了幾條河後,我問領隊會過多少條河,領隊說一百條河。我以為是句玩笑話,事實上差不多,窄的、寬的、深的和淺的。有時頭車要去查看一下過河的方向,才決定從哪裡過河。
▼在雪域高原,每每看到矗立在蒼茫大地上的這些嶙峋石頭,我腦海裡就會浮現出一句話“不朽的豐碑”。
▼不隻是過河,景色也是無限美,視力所及處,都是一副絕美的畫卷。
▼爬山涉水的車隊
▼陷車救援。所有的車輪番陷車,然後再就是輪番救援。
▼牧馬人的孤獨
▼在河道海拔4868米處停車研判了一下,覺得上山沿山脊線走可以節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們的車隊便離開河道向山上行進,誰知上山後發現,是斷頭路,并且積雪非常滑,車不停地打滑,非常危險。在半山腰海拔4980米處,我們退回河道裡,繼續走河道,繼續不停過河。
▼山上彎彎的車轍印,便是我們車隊走出來的。想起那句話:世界上本沒有路,走多了便成了路。
▼此情此景讓我想起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小說《擺渡人》裡的荒原。主人公崔斯坦是一個靈魂擺渡人,年複一年,一複一日地在荒原上擺渡亡靈去往天堂。他的荒原裡一定會有這樣的一幕,皚皚白雪之下,萬籁俱靜,亡靈和靈魂擺渡人行走在白色的荒原裡。
▼車停在了海拔5010米,離瀾滄江源頭約800米的地方。路面實在太滑車上不去,而且又有一輛車陷車需要救援。我們就下車徒步去瀾滄江源頭的紀念碑。據說天氣好時,車可以直抵紀念碑。
瀾滄江的科學源頭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西北紮青鄉,吉富山麓紮阿曲的谷湧曲。
2008年三江源科學考察依據“江河唯遠”的原則,同時兼顧流量、流域面積、河谷地質構造和河谷形态、曆史與習慣等因素,确定瀾滄江正源為紮阿曲。紮阿曲的上源谷湧曲,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的采莫賽東部,海拔高度5177米。
▼瀾滄江源頭,幸運地趕上日照金山。
▼朝聖者
瀾滄江的文化源頭——紮西奇哇,“紮西奇哇”因源頭的泉水形狀酷似白海螺而得名,是聚集八寶福慧之地,海拔4658米。
1653年應順治皇帝之邀請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途經此地,得到了格吉部落頭人尕瑪義傑及其臣民的熱情迎接。格吉部落供奉了許多牛羊馬匹及絲綢,洛桑嘉措認為這一切即為吉祥的善緣,并贊歎格吉地區的曆史文化,為格吉地區的福資永固,特賜名源頭為吉祥喜旋泉,寺廟為吉祥神殿廟。并賜封文,寫到任何地區的頭人部落不得侵犯格吉部落及其後人,此文書現今仍由部落後人完好保存。
▼朝聖之路
瀾滄江源區水系包括紮阿曲水系、紮那曲水系。僅在紮阿曲與紮那曲的彙合處(尕納松多)上遊地區,有近400條大小支流。兩源彙聚在青海省玉樹州雜多縣城西北106.9公裡處的尕納松多(尕納松多,藏語"黑白交彙處"),海拔4360米。紮阿曲水流清澈,紮那曲水流渾濁,河面寬約30米。尕納松多以下稱為紮曲,到雜多縣城,長106.9公裡,河床海拔4055米,河面寬約100米。
▼信徒!我知道自己不是信徒,但當在茫茫雪原中堅定地走向目的地時,我突然頓悟,我也是信徒,對目标的執着!
▼這兩個紀念碑都是抵達這裡的人士自己立的碑,以示紀念。在正源碑的下方。
▼紮阿曲的谷湧曲。我們到達之前雪非常大,覆蓋除了紀念碑的一切。國家地理标志根本不知道方位在哪裡,谷湧曲也被覆蓋。我們在有水流的地方接了瀾滄江源頭的水。
▼返回途中,已是月牙高挂,繁星閃爍。周圍一片寂靜,進入睡眠狀态,隻有趕路人在黑夜中匆忙行進。同樣是來的河,返回時再過一趟。最後一條河,天漆黑河寬闊,領隊車對照軌迹圖試了好幾個地方,才安全過河。
這一天的車程估計開車的和坐車的都快崩潰了。清晨出發,淩晨天快亮時回到雜多縣酒店。好在一切平安!
瑪吉阿米藏地旅行,專注于小衆旅行線路,更多藏區旅行小衆線路、無人區穿越、藏區旅行資訊歡迎關注川藏線 (就川藏線 這三個字,加黃V認證,與本訂閱号頭像相同),我們一起出發,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中國西部之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