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好久不見的超模杜鵑,最近終于有點動靜了。
這頭,她以女王回歸姿态登上《時尚芭莎》十月刊封面。
看拍攝花絮就知道:頂級國模随便一出手,能吊打半個娛樂圈女星。
BTW,這狀态這氣場,誰能想到姐姐已經40歲了?
隻不過芭莎是一如既往的瞎:
死亡芭比粉,沒人能看懂的奇怪造型和pose……
出來的成片讓人很懷疑,它對“傳統東方文化”主題到底有什麼誤解?
那頭,由杜鵑和郭富城、梁朝偉主演的犯罪題材電影《風再起時》,将代表中國香港地區,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
她能否一洗“爛片女王”前恥,成敗全看這部5年前拍攝的電影了。
當超模,杜鵑統一了東西方審美,大殺四方,堪稱國模第一人。
當演員,她出演了無數電影角色,部部撲街,走上爛片不歸路。
看客們紛紛為她惋惜,她卻似乎從沒在意過外界的聲音。
今天是該好好來說說,遺世而獨立,始終堅持做自己的杜鵑了。
杜鵑的名字,看似俗實則雅。
因為媽媽散步時發現有杜鵑鳥跟随,随後懷上杜鵑,便為她取了此名。
杜鵑鳥凄涼哀傷,杜鵑花鮮豔奪目,但杜鵑與此截然不同。
其他女人美是襯得别人醜,但杜鵑的美是襯得别人俗。
她如同高冷仙鶴,妩媚孤傲,雲淡風輕。
頂着一張不食人間煙火的臉,大多時候都是安安靜靜,不争不搶。
可隻要往鏡頭裡一湊,誰也忽略不了她的存在,是女明星最害怕的“合影殺手”。
這樣的獨特氣質,與她的成長經曆不無關系。
獨生女杜鵑出生在上海一個文藝家庭裡。
從小受到父母感染,她抱着對藝術的熱愛,學了9年芭蕾舞,自信以後肯定能當一名專業舞者。
芭蕾舞者的路,注定不好走。
很多時候練舞練到腳趾磨出血泡,但為求完美的杜鵑會抱着必勝的信念感,一邊哭着貼上創可貼,一邊堅持繼續練。
好不容易如願考到了上海舞蹈學校,命運又在臨近畢業之際跟她開了個玩笑:
因為身高蹿到了178cm,她被逼放棄芭蕾夢。
失落當然是有的,但20歲的杜鵑很快就清醒地考慮之後的出路。
2002年,在媽媽的鼓勵下,從沒有接受過正規模特培訓的她孤身一人去北京,參加新絲路模特大賽。
本來杜鵑想着,應該能拿個前三,但她低估了自己。
學芭蕾舞養成的優雅形體和冷豔氣質,配上一張清麗面孔,助她從上萬女孩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冠。
頂着巨大的光環出道當模特,但每天都在重複拍攝,工資入不敷出。
這種原地踏步,不進則退的生活,杜鵑很快就覺得沒意思了。
于是,懷揣着出人頭地的野心,這個上海姑娘一腳踹開了通往國際時尚圈的大門,獨自跑到國外打拼。
不會英文,受盡歧視,還得馬不停蹄跑面試讨一個上場機會……
所有東方面孔闖蕩西方時尚圈會經曆的苦,杜鵑都嘗了個遍。
可回想起少女時期學芭蕾再難也熬過來了,她哭過之後,咬咬牙又堅持了下來。
盡管并非專業模特出身,但杜鵑注定是吃這碗飯的。
性格安靜的她,把内心的狂野與不羁都化作走秀時的每一個眼神和動作裡。
曼妙身段與清冷氣質,自我的個性化表達,很快讓她在國際T台上大放異彩。
2006年,對杜鵑來說意義非凡。
她簽約了頂級模特公司IMG,在四大秀場上連走43場秀,因此一炮而紅。
媒體戲稱她是“秀霸”,Chanel的老佛爺誇她“美麗得很奇特,具有東西方都公認的美”。
歐美時尚圈記住了這張拒人千裡之外的東方面孔,從她身上感受到獨特的東方美。
杜鵑因此迎來了事業巅峰,成為中國超模屆的領軍人物,創造了無數奇迹。
從未有中國人進入的國際超模權威标杆TOP50名單,她擠進去了;
先後以首位亞洲超模身份,登上中、法兩版《VOGUE》和《時代周刊》封面;
衆多國際頂奢大牌抛出代言人橄榄枝,她的廣告随處可見……
而在國内,杜鵑更是成為了高級臉代名詞。
一線大刊們愛她愛到不行,因為她拍硬照挑不出一張廢片。
即使劉雯、何穗等後起之秀紛紛崛起,但時尚圈總有專屬杜鵑的一席之地。
難怪她有底氣說出一句,“我的模特經曆沒有遺憾,全是滿足感。”
可攀爬登頂過後,當超模又成了杜鵑的舒适圈。
有人這時力邀她跨界拍戲,順其自然的杜鵑,決定換個賽道玩玩。
一直以來,杜鵑很清楚自己美在哪裡:“我不是第一眼美人,但挺耐看的。”
正因如此,出道20年來,她不僅深受時尚圈喜愛,也是導演們心中的白月光。
王家衛早在2011年,就邀請她和張震拍了一支三分鐘的廣告微電影《心靈之境》。
墨鏡王鏡頭下的杜鵑,連頭發絲都美到撩動人心。
好多人說,王家衛終于找到了下一個張曼玉。
陳可辛則認為杜鵑的氣質很像王菲,雙手奉上《中國合夥人》女主劇本,毫不吝啬表達對她的喜愛。
拽姐杜鵑一聽,哦,我回去看看劇本再說。言語之間,絲毫不見對名導的恭敬或谄媚。
這種高冷的回應,讓陳可辛更确信杜鵑就是他苦苦尋覓的女主:
“當你喜歡一個女生的時候,你永遠摸不清她心裡在想什麼,這對我是一種特别的吸引。”
2012年,杜鵑正式跨界出演電影處女作《中國合夥人》,本色出演“蘇梅”一角。
超模下凡拍電影,待遇堪比衆星捧月。
攝影師杜可風拍别人都是中景遠景,拍杜鵑恨不得從鞋子特寫開始拍到頭,甚至拍到不肯關機。
業内人士更是驚喜,大手一揮,杜鵑就拿下了金雞女配、金像女配、金像最佳新人三項提名。
大家都以為這是杜鵑由模特向演員出發的新起點,卻沒想到首秀即巅峰。
無論是《擺渡人》裡的冷豔調酒師,《港囧》中美麗動人的畫家,還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那個性格果敢的電台王牌DJ……
此後十年,杜鵑出演将近十部電影,幾乎部部血撲,豆瓣評分鮮有合格。
角色也很單一化,都躲不過可望不可及的“初戀白月光”或者“高冷女神”人設。
初看驚喜,但觀衆看多了隻覺無趣。
有人給她冠上“爛片女王”的稱号,質疑:為什麼杜鵑拍戲,總無法擺脫自己的影子?
其實并不難以理解。
一方面,找上門來的都是同質化角色,另一方面,杜鵑自身高冷氣質過于突出。
被問到如何看待模特和演員身份時,杜鵑就很清晰提到:
“我是模特,接觸電影隻是想嘗試新的事情。模特這個身份,我不會丢棄。”
模特需要自我表達,成就杜鵑模特事業的,恰恰是她獨立于世的清冷個性。
而當演員需要放下自我,融入角色的特性,更需要有生活化的感悟與傳達。
始終把模特作為本職工作的杜鵑,自然不願意丢掉最引以為傲的自我。
事實上,這種堅持做自我的态度,幾乎貫徹到杜鵑生活的方方面面。
被問到偶像是誰,别人都謙卑說出前輩大腕的名字,唯有杜鵑回答一句“我自己”。
她穿牛仔褲和球鞋上節目做訪談,主持人問:你是為了照顧我們,特意穿的球鞋嗎?
杜鵑的回答多少有點“不給面子”:不是,這是我生活中最自在的狀态。
工作之外,很少看到杜鵑的身影出現在公衆面前。
她從沒有開通微博和其他社交賬号,低調到不會透露任何私生活。
因為她覺得,“喜歡我的話,關注我的作品就好了。”
對于外界的贊譽或批判,杜鵑一一接受,但從來不放在心上。
“我是杜鵑,外界的認知或者評價不屬于我。”
所以,甭管“王菲2.0”還是“下一個張曼玉”的美稱,都别逗了,她隻會是杜鵑。
見識過時尚界頂峰的風光,也嘗試了當演員的新鮮感。
這幾年,杜鵑慢慢減少工作,讓自己放松休息,享受生活。
每天睡到自然醒,喝普洱茶,去遊泳,聽喜歡的老歌,看看電影,悠閑舒服地度過一天。
但她每次出現,從身材面容到硬照台風,專業能力依然讓人驚歎。
說實話,我很羨慕杜鵑這種内心富足,活得松弛的狀态。
任世事紛紛擾擾,她依然不緊不慢用自己喜歡的節奏和世界相處,内心的堅定讓她看似毫不費勁就能做最好的自己。
我們對杜鵑的喜愛,不僅僅在于她清冷古典,宛如遊離于世俗之外的超模臉。
她一直不随波逐流,不必取悅他人,堅定為自己而活的心态,更難能可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