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頭條裡經常看到一些哈爾濱人在各種吐槽“嗯呢”,那麼大家真的就是刻闆偏見的讨厭所謂的“嗯呢”嗎?
要我看,未必就是讨厭從農村出來的人,而是讨厭他們的一些行為,以及在村鎮裡養成的生活習慣。
如果遇到沒有那些陋習的農村人,我相信大家也就沒有必要吐槽了,畢竟在人格上,誰也不比誰低一等,畢竟都是仰仗着自己的努力活着的,誰也沒施舍誰,誰也沒向誰乞讨過
在哈爾濱城市擴建之前,無論走到哪裡,大街上的城市人口在衣着及行為上,還是可圈可點的,即使是05年修改《交通法》之後,哈爾濱人過馬路也多數是看紅綠燈走天橋的,所有的改變就是在城市擴建之後開始的
記得私家車剛開始逐漸多起來的時候,一直到現在你就看看那些幾萬塊錢的小車經常是停得最沒規矩的,斜插停車位、多占停車位的,停車不靠邊甚至堵在路中央的,基本上都是這些車,如果懂得看車牌分區域的人,更能看出這些車牌照的所屬地!
不管不顧的把路給你一擋
這一點,在學院路裡表現得淋漓盡緻!而且以前的龍運現代出租車也是被哈爾濱本地出租車司機吐槽,說都是些肇東地區來的什麼什麼(具體的我就不學了,不好聽)。
在生活當中,這些從村鎮進入城市的人口,依然保留着住在村鎮的習慣,回家上樓吵吵嚷嚷,在小區内各種圈占,把小區公共用地都當車了自家院牆範圍之内,這個就讓人覺着好讨厭
注意衣着,我其實倒覺着穿什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幹淨利索,好多年紀大的村鎮人口還覺着一天天要有多少活兒似的,一件兒衣服不穿個把月都不洗一回
還有就是這些新晉的城市人口,敢于睜眼與經曆過這個城市發展的人講這座城市的發展曆程,這一點在前些年争辯防洪紀念塔是哪一年修建的就可以佐證!
“嗯呢”們口中建于1998年的防洪紀念塔
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口口聲聲的哈爾濱本地出生,一直生活在顧鄉那邊!我說十四中最早在新陽路靠近安紅街的位置,他就敢跟我叫嚣十四中一直在顧鄉大街和職工街交叉口,讓人很無奈
在我的生活裡,因為工作的關系我也接觸過好多的農村人或者林場的人,這些依然在農村經營生活的讓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這些年進程居住的多是一些在農村本身過的就不怎麼樣的混混居多。
真正在農村過的好多人家是不屑于進城尋找營生的,來城裡除了就醫、上學之外,那麼就是來玩的!給子女在群力或者開發區買完房子,隻有冬天的時候來住一住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了二十多年前上學時在五路公交車上看到的一幕。夏天裡,一個農民帶着自己十五、六歲的女兒坐車,女孩兒手裡拿着冰棍兒,冰棍兒化的哩哩啦啦的,滴的女孩兒裙子前面都是。車上沒有座位了,但是相對較空,女孩兒一屁股坐在車輪鼓起處的台子上,穿個裙子還披着腿,那個男人沒有絲毫制止的意思!
就算是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回想起來這一幕,我依然感到無比的厭惡
所以說,大家讨厭的不是農村人,而讨厭的是低素質人口
借用我們同事的一句話:城市進程化幾年就可以實現,但是人口素質城市化,可能要三代以上才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