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電影《萬裡歸途》上映一周,已經在朋友圈收割了一大波“自來水”:
有對出生入死營救同胞的外交人員的敬佩;
有對“祖國”二字厚重安全感的真切感動;
有對張譯、殷桃等老戲骨演技的折服……
和這些誇贊相比,另一撥聲音則顯得紮眼:
“王俊凱,變得不敢認了。”
“王俊凱竟然演得很好。”
這個“不敢認”,既包括扮相,更是指演技。
而當“很好”前被冠上“竟然”二字,我不禁有些晃神。
這幾年聽到關于王俊凱的評價,似乎總是唱衰居多:
“小鮮肉”、“演技差”、“路子窄”、“高開低走”……一條比一條刺耳。
以至于這次的“成朗”,清爽形象雖毀,卻成了許多人眼裡的意外之喜——
曾作為一個标簽般存在的王俊凱,終于還是親手撕毀了“王俊凱”這個标簽。
01
11歲時,我們在幹些什麼呢?
可能是邊寫作業邊偷看漫畫,被媽媽發現後挨上一頓臭罵。
比起近在咫尺的中學生活,心裡幻想更多的是,成為萬衆矚目的大明星。
而這種幻想,在同齡的王俊凱身上變成了現實。
那年,他加入TFBOYS組合出道,以自己都沒反應過來的速度一炮而紅。
三個尚且稚嫩青澀的男孩,成為當之無愧的新生代偶像代表。
作為隊長,王俊凱總是自然而然被推到C位,得天獨厚的外貌優勢,又讓人很難忽略他的存在。
平心而論,王俊凱确實是容易讨喜的類型:
一張本就長得字正腔圓的臉,五官是标準的帥氣。
聚光燈下的幾年,他又逐漸在大家眼皮底下一點點出落成了青蔥少年:
彼時嬰兒肥将将褪去,笑起來會露出兩顆小虎牙,人畜無害的樣子,仿佛連白襯衫都散發着清爽的肥皂味。
是不是很像你偷偷暗戀過的那個幹淨腼腆的鄰家男孩?
擁有這般得天獨厚的條件,在這個領域幾乎算手持SSR卡出戰——
《超少年密碼》、《小别離》、《我們的少年時代》……出演的少年角色都既貼臉又有記憶點。
然而,就在被認為前路一片大好時,三個人的發展卻不知不覺出現分水嶺——
易烊千玺頻出爆款電影,成為票房擔當,演技備受誇贊。
王源專攻音樂,連續幾年憑原創作品獲獎,獲得業界認可。
唯有曾被認為發展潛力最大的王俊凱,得到的卻多是“沒交出什麼像樣成績”的評價。
本該如魚得水的王俊凱,為何卻好像“擱淺”了?
02
其實,在那些看似隐身的日子裡,王俊凱一刻沒閑着。
有段時間,許多人對他的印象變成了“挑錯戲路”。
似乎丢掉了那份清爽明朗的氣質,專演那些看着粗糙而平凡的角色。
而換來的稱贊寥寥無幾,更多是滿堂唏噓——
有人說:“王俊凱演普通人,就像富家公子體驗生活,很是違和。”
殊不知,這還是較為善意委婉的說辭。
有人直言不諱:“小鮮肉演戲就是這麼面癱。”
還有變着花樣的嘲諷:“是不是覺得扮醜就等于有演技?”
到後來,甚至被勸退:“他就不适合幹演員這行。”
可王俊凱本人,卻仿佛屏蔽掉一切聲音,倔強地一次次嘗試——
為了演好《斷·橋》中那個四處逃亡的維修工“孟超”,他減重20斤,曬得黢黑,甚至真正學會了修車和電焊。
演《理想照耀中國》前,他看了許多關于林鳴工程師的資料,細心寫下十多頁人物小傳,認真地去找導演交流。
拍攝中不顧導演勸阻,冒着破相的風險,在危險的海蛎子橋上一遍又一遍地跑……
正如他所說:“不想被别人否定,自己就要更加努力。”
他并非對自己定位不清,而是太清楚困境所在,才決心要突破這個瓶頸。
“去偶像化”,是一場需要扒皮抽筋的大工程。
雖然無法一蹴而就,但隻要沒有停下腳步,結果就騙不了人。
《1921》、《理想照耀中國》、《重生之門》、《斷·橋》、《萬裡歸途》……這些作品裡的每一個角色,都在一點點打磨、沉澱出細微的變化。
也讓所有人看到了王俊凱從“偶像”到“演員”的質變。
在此之前,他從未替自己辯解,更沒喊一句口号,而是頂着漫天壓力和質疑,悶聲完成了這段成長。
好不容易脫去了少年形象,但他的老粉卻說:王俊凱身上,永遠有一種少年感。
這種少年感,從何而來?
03
其實,比起屏幕中和舞台上的形象,王俊凱的“少年感”更多是體現在生活裡。
這少年感的雙面,一是“韌”,二是“潤”。
前者,是對自己的堅韌,
後者,是對别人的溫潤。
參加《中餐廳》時,王俊凱是嘉賓裡年紀最小的,卻成為了照顧所有人的角色。
看到楊紫的手受傷,他二話不說攬過洗碗的活。
因為水池太低,他隻能紮馬步站着,一洗就是三個小時。
為了不讓楊紫愧疚,他一句都沒有說。
當節目中的林大廚因聽到有人說粉蒸排骨不好吃,而心情低落時。
他主動過去跟他聊天,說是食材的問題,安慰他放寬心。
他又觀察到,性格熱情的秦海璐在節目中一直為大家操心,忙東忙西。
于是在告别宴時特地對她說:“你照顧我們是一種幫助和關懷,不是一種義務”。
他想讓她看到,哪怕是默默的付出,也是會被人放在心上的。
照顧好别人情緒,一直是王俊凱的處事模式。
不是特意而為之,隻是“我不想你難過”這麼簡單而已。
同樣的細膩和溫柔,在王鶴棣身上也見到過。
《五十公裡桃花塢》裡,李雪琴在玩漂流時無法前進,有點自卑地問:“是不是(因為我太重)推不動?”
一旁的王鶴棣一邊幫她拽繩子,一邊自然地接道:
“不是啊,是下面卡住啦。”
“這是李雪琴召喚術,我輕輕拽一下她就過來咯。”
得體和溫暖,都藏在了嘻嘻哈哈的語氣裡。
宋丹丹開玩笑說“王傳君在圈子裡都被大家認為是個怪人”,
王鶴棣下意識地轉頭對王傳君說:“但在我這裡不是。”
對王俊凱和王鶴棣而言,這種真誠和善良,都是性格中的高光點。
就像王傳君說的:“和他在一起,讓我感覺到真正的自在。”
朋友的自卑、敏感和負面心情,在他們這裡都能得到化解。
要知道,給别人帶去情緒價值,有時對自己恰恰是變現最低的行為。
而權衡利弊,是成年人的習慣。
在權衡後仍選擇對他人坦誠相待,才是未經沾染的少年心性。
最後。
以前以為,“少年感”是外貌。
現在才知,它是一種心境。
而“少年感”和“成熟”,其實并不沖突。
真正的成熟,是經曆過複雜際遇,還能始終保持赤誠而清澈的底色。
“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高級的少年感。
這樣的靈魂不僅幹淨,也是豐滿而立體的,足夠撐得起複雜多面的人生。
王俊凱,希望你永遠是少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