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是件主觀性比較強的事情,沒有哪種養魚方式适合所有人,也沒有哪種養魚情懷是完全一樣的。
攝影丨meng
所以在千萬口缸裡,自然的元素在人們苦心經營的空間裡肆意生長,形成獨特的風格。而這些風格,正是我們樂于追尋,并不斷探索更新鮮玩法的動力。
攝影丨炫彩七星金波子
一開始小缸足夠滿足很多新手的養魚願望。一口30小缸,随便從哪裡弄點水草,入兩三條鳉魚,放在窗台附近。陽光在屋裡反複折射,又透過玻璃,照在水草跟鳉魚身上,于是魚缸的通透感,鳉魚如凝脂一樣的質感,水草深深淺淺的綠色塊,跟光影反複交疊,會讓人心情舒暢,在枯燥的現代化城市裡,靜谧溫雅而有意境。
但等你看到更多好玩的觀賞魚,或許不會甘心一直守着這口小魚缸,甚至你經常會覺得,自己值得擁有一口大一點的魚缸,好看一點的魚。
攝影丨linkk0416
一口60魚缸可以滿足你大部分需求,有的人選擇養慈鲷,一群迷你鹦鹉,或者幾條馬鲷,放砂跟陶罐,看它們無休止的打架,這就是大魚缸的快樂。雖然你可能也會很快厭煩,至少剛開始那會是新鮮的。
攝影丨Eliahba
在魚缸裡弄點水草,養孔雀跟各種燈魚,也是不錯的選擇。還可以考慮要不要加點蝦跟螺,控制藻類爆缸。魚缸由小變大,滿足了你想養更多魚的目标。但相應的也出現了一個問題,60cm的魚缸空間也是固定的,到底養幾條魚才算合适?
攝影丨鹦鹉迷
你可以在任何魚友群裡找到這個答案:每升水對應1cm長度。算好水體就能得出魚缸裡小魚的總長度。這個數值是相對的,如果魚缸比較空曠,超過20%也不會顯得擁擠。但是遍布水草的缸裡,可能會顯得密度大。
密度又是個讓人摸不着頭腦的詞。什麼是密度,水跟魚的密度怎麼計算?這是沒有答案的問題,魚友們依然會告訴你每升水放1cm的定律,但其他的測算标準,隻能靠感覺。
攝影丨露出八顆牙曬
60魚缸先放10條孔雀魚怎麼樣?還不到魚友說的定律标準,再放15燈魚,差不多夠了。
一口缸養這麼多魚,是比30魚缸的自由度大一些。但是空間的延伸不一定會讓你一直得到滿足。25條魚可不是你的上限。除了孔雀魚跟燈魚,鼠魚也是當紅魚類,曼龍跟虎皮不香嗎,一眉道人也很受歡迎。所以要不要加一點呢?
攝影丨zeze
當初我就是這麼一步步加大魚缸密度的,結果出現了各種問題。
随着魚的數量不斷增加,以前用的小氧氣泵顯然跟不上節奏。如果不早點換大的,就可能會導緻觀賞魚缺氧。好在我家的觀賞魚有點腦子,偶爾會在升到水面吞空氣,我發現後趕緊換了氧氣泵,魚也不浮在水面吞空氣了。
攝影丨housemikeguo99
魚多的另一個缺點,是投食量多,排洩量也多,過濾有點不過夠用。過濾不夠用的後果是異養菌泛濫,影響硝化系統,破壞水質,一步步威脅觀賞魚的生命健康。這種情況下需要加一個濾桶或改成上濾 反氣舉的形式。總花費得有三位數。
攝影丨wei你懂得abc
除此之外我還特别害怕停電,假如以前魚缸裡每分鐘消耗5個單位的氧,需要5個單位的硝化系統維持水質,增加觀賞魚數量後,這個數值可能會是7,8或者更大。
每當停電,它消耗固有資源的速度比正常情況下多很多,魚缸崩潰的速度也加快。即使你跟之前一樣不遺餘力的用熱水 換水的方式暫時維持魚缸水質,也隻能持續比以往更短的時間。用一個字總結:累。
攝影丨蜘蛛飄了
魚多是不是好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魚少顯得魚缸空曠,魚多又難打理,而且亂,觀賞性也不高。用公認的密度标準衡量,确實可以避免密度過大的危害,但有些事情又一定要硬着頭皮吃點虧,我們才知道犯錯有多疼。
關于魚缸密度的問題困擾了我很久,後來我不再迷戀各種新奇觀賞魚,密度才算正常,魚缸不顯得擁擠。我專心研究魚缸布局,跟魚友聊造景,才算真的入了養魚的門。
文章由意品旗下【YEE萌寵體驗官】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