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不是釣魚城、洪崖洞嗎?!”
“哇!這個風動牆好漂亮……”
“啊,機場還有巴渝十二景?”
最近,來往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又稱“重慶機場”)的旅客都欣喜的發現,T3A航站樓又多出了許多特色文旅“景點”。
據重慶機場集團介紹,這是重慶機場推進人文機場建設,向世界展示重慶“山水之城,美麗之地”形象,在一期形象提升工程的基礎上,對T3A航站樓進行的二次升級改造。
重慶機場利用未招租預留商鋪外壁、走道區域、休息區域等地進行包裝改造,整體提升航站樓文化氛圍,豐富旅客出行環境。本次升級改造涉及區域和點位共計45個,分别分布在出發廳、到達廳以及指廊登機的各個區域,整體改造方案分為地域文化、魅力重慶、航線宣傳、人文攝影、方言美食五大闆塊。“景點”剛建成,就立刻引來大量旅客争相打卡留念。
重慶機場兩次形象升級改造,加快推進了人文機場建設,極大提高了航站樓的文化品味,成功改善了旅客的出行體驗,重慶機場從此不僅有“面子”,更有“裡子”。
地域文化闆塊
通過實地走訪著名景點合川釣魚城以及重慶開埠時期遺留下的老建築,深度挖掘巴渝文化。
NO.1:合川釣魚城
位置:T3航站樓旅客出發指廊區域
一千多年前,發生在重慶合川釣魚城的那場戰役,改變了世界曆史格局。重慶機場複制釣魚城城樓建築特征,采用新型材質等比例縮小,高度還原“釣魚城”。
(機場裡的釣魚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感覺是不是還在?)
NO.2:重慶開埠曆史
位置:T3航站樓
1890年,重慶開埠。安達森洋行、法國海軍水師營、美國使館酒吧……一批曆史文化建築,見證了清末民初至今重慶的百年開埠史。
在重慶機場航站樓内,以傳統吊腳樓剪影的形式展示了安達森洋行舊址、湯子敬舊宅、米市街合計堆店的故事,向往來的遊客們訴說重慶百年的開埠曆史。
NO.3:巴渝十二景
位置:國際港澳台出發廳
為了把重慶最具有代表性的曆史文化帶到航站樓,重慶機場在四層出發大廳打造了“巴渝十二景”,将距今已有近三百餘年曆史的十二處最能代表巴渝美色的景緻,以屏風水墨畫的形式展現在公衆面前。
“金碧流香、黃葛晚渡、歌樂靈音、洪崖滴翠...”,每一幅畫都淋漓盡緻地展現了畫名寓意的極緻美景,空靈飄渺,甚為奇妙。
NO.4:手繪重慶
位置:T3航站樓
有人說,重慶特别像「現實版宮崎駿動畫」。在機場一隅,展示了以彩色手繪形式複原的慈雲寺、李子壩、湖廣會館等重慶曆史文化街區風貌。路過這一牆「手繪重慶」,你是不是有同感呢?
魅力重慶闆塊
重慶機場将著名景點洪崖洞、輕軌穿樓等複刻到了航站樓,讓旅客在機場就能感受到重慶8D魔幻城市的魅力。
NO.5:洪崖洞
位置:T3航站樓
NO.6:輕軌穿樓
位置:T3航站樓
NO.7:風動迎賓牆
位置:國際到達出口
為給到達旅客一個驚喜,重慶機場采用18250個風動小亮片,在國際港澳台到達出口制作了一面印有“重慶歡迎您”中英文字樣的迎賓牆,多彩的小亮片在微風下不斷閃爍,仿佛在用自己的熱情迎接着四面八方旅客的到達。
NO.8:文藝範玻璃長廊
位置:到達層靠機坪側的玻璃幕牆
到達層靠機坪側的玻璃幕牆,印着代表重慶機場的三字代碼CKG和歡迎語WELCOME字樣的高清多彩玻璃貼,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光彩奪目。旅客透過玻璃貼看向機坪,又是一番美輪美奂的景象。
航線宣傳闆塊
重慶機場将目前開發的國際及地區的91條航線主要分為亞洲、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四大闆塊,結合航線航班性質、旅遊目的地旅遊資源、美食文化、民俗風情等,通過明亮的配色、突出的主題将設計的主要特征和高度可用的視覺線索結合到了一起,達到較好的宣傳作用。
NO.9:《禮物》《箱遇》立體裝置藝術
位置:國際出發區域
另外,選擇了《禮物》和《箱遇》兩個主題在國際出發區域進行立體裝置藝術打造,寓意了美好和期許,滿足了人們對美滿生活的表達。
人文攝影闆塊
NO.10:光影重慶
位置:登機區域
以“光影重慶”為主題,以攝影師獨特的視角,向往來的遊客在必經的登機區域打造了展現重慶主城及長江三峽風貌的攝影展。
一幅幅絕美的攝影作品,在明亮的射燈下,顯得非常“文藝範兒”。
方言美食版塊
NO.10:「重慶言子」文化牆
位置:T3航站樓
重慶話不叫重慶話,叫「重慶言子」。「腳趴手軟」「二不挂五」 知道啥意思不? 了解重慶,從「言子」開始。
重慶機場設置「重慶言子」文化牆,将重慶方言結合川劇臉譜,趣味性地設置了語音功能,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聽到對應的讀音。更有“酸辣粉”、“辣子雞”、“重慶火鍋”等重慶代表性美食的介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