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導讀: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基本圍繞兩個主題,一個是踏青,另外一個是祭祀,清明節祭祀的習俗由來以久,人們經常說視死如生,也就說去世的人隻是離開了人間,卻在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着,所以在世的人應該像他們活着的時候一樣對待他們,而他們也能像在世時那樣繼續發揮作用。
去上墳,就是通過祭祀的方式,來拉近距離對話,寄托哀思,祈求庇佑,從而給新一年帶來希望。讓其保佑自己的子孫後代好運常在,福氣滿滿。雖然這些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他也給人們傳遞了一種思想,懷念祖先,珍惜當下的生活,同時也要懂到孝敬長輩。
《朱子家訓》中就說:“宗祖雖遠,祭祀不可不誠”。所以清明節不單要祭祀,還要誠心,不然的話,你如何去和後輩講先輩的事呢?祭祀的時候老人經常講“上墳要三帶,後人福氣來”,清明上墳要帶哪3樣?了解下。
帶傘(帶花)
我們當地把花叫做是傘,因為清明時節雨紛紛,所以一般都會給祖輩準備一些傘,而這個傘實則就是我們看到的花,隻是說叫法不一樣。老一輩人經常說的俗語“元宵送燈,清明送傘”,送傘,有兩個目的,一則是春天雨水多,給祖先遮風擋雨,二則,是希望得到祖先的庇佑。
帶香
上墳的時候還有一種東西是必帶的那就是香,燒香諧音是“捎信”,通過這種方式,來建立和先輩的聯系,此外,燒香還有趨利避害的作用,人們通過燒香,把不好的、不吉利的“髒”東西趕走,同時也可以吸引來好的事物,帶來福氣。
帶供品
以前祭祀的時候,對供品是有嚴格要求的,比如一般是單數,三樣或是五樣,每樣的數量也是單數的,三個或五個,單代表的陰,雙代表陽,而且祭祀的供品,一定要是新鮮的,古人稱之為“薦鮮”,這樣才能夠得到祖先的庇佑。
“上墳要三帶,後人福氣來”,清明節上墳,除了3帶還有啥講究?祭祀完的供品,一般不要浪費,都是分而食之,比如雞蛋這個叫元寶,吃了據說可以平平安安,福氣滿滿。
食刻說:
很多人認為這些都隻是迷信,不必要當真,事實上有的東西我們不能隻看表面,而應該看其内在,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講“孝”的國家,如果清明節連祭祀都沒有了的話,那麼這個節日離消亡也會越來越近,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習俗,才讓其文化内涵豐富多彩。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未經許可不得删改、盜用,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