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家譜記錄的内容有哪些

家譜記錄的内容有哪些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13:21:52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誰?”這也是清朝順治皇帝久久解不開的的心中大惑。誰讀懂了生命的來龍,生命也就成了一部深刻的書。


家譜記錄的内容有哪些(家譜都包含哪些内容)1


到底“我是誰”?


在我們出生到懂事時,大人就會反複告訴我們——“記住啦,你姓xxx你是xxx人...”,例如小編小時候大人就總愛問“你叫什麼名字啊?”“今年幾歲啦?”“你來自哪裡啊?”...


而一般的回答都是“我姓XX,叫XX,來自XX...”是的,當你姓了某個姓氏時,其實就已經知道了你的家族血緣關系了,通過這個姓氏還可以追溯根源。

那麼,想要了解“我是誰”,何不先了解自己的先祖、那些逝去的親人?


中國人重視飲水思源,不忘祖宗先人。千年來,人們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迹記錄下來傳給子孫,以此證明家族的存在、延續家族的血脈。其實,這就是家譜。

家譜、族譜,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它不僅記錄着該家族的來源、遷徙的軌迹,還包羅了該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規、家約等曆史文化的全過程。


✦家譜,流淌着中國人的血脈✦

家譜記錄的内容有哪些(家譜都包含哪些内容)2


中國家譜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人為什麼要續寫家譜?家譜到底有什麼用?。在中國,家譜有約3000年曆史,素來與國史、方志并稱為三大曆史文獻。


古語雲:三世不修譜為不孝。家法壞,譜諜尚有遺風;譜諜壞,人家不知來處。故譜不可不修。


古人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中國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講求慎終追遠,飲水思源,不忘血脈傳承,不忘祖宗先人。尋根問祖,是中國的文化傳統,中國人自古重視家的根系源流。家譜,延續着家族的血脈,更傳承着祖上的遺訓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續,或綿延家風,或與時俱進,而為人孝悌,始終是治家的根本。


如今,一本本家譜已成陳迹,流入廢品收購站、古玩店,或被圖書館收藏,很難再與家族的後人重逢。現在還講究這些的人不多了,于是起名字不按字輩,各地親戚回鄉過年,叔叔侄子相互分不清,長幼全都亂了套。


隻在一些鄉村,還保留了這一文化習俗,修譜人也大多是老人。他們走了,誰再來接續呢?


✦家無家譜,就如國無國史✦

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自古以來,家譜承載着倫理規範,塑造着人格精神,維系着社會秩序。


縱觀曆史,國家可滅,朝代可替,家庭可散,個人可亡,惟有家族曆久長存,生生不息。隻有一個個家族存在和延續,才有整個民族的存在和延續;隻有一個個家族團結,才能構成整個民族的團結,保證一個國家的團結;隻有一個個家族興旺和穩定,才能維系民族與國家的興旺和穩定。


而家譜就是一個家族得以延續的唯一存在證明。因此自唐代以來,曆代都對撰修、研究家譜大力提倡和支持。“凡國必有史,有家必有譜。”家譜就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一個家族的百科全書,一個家族、家庭的曆史文化彙總和曆史檔案。後人可由此了解家族的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變遷、居地變遷、每個人的生卒年月與婚姻狀況,以及本家族成員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


同時家譜也為地方志和正史的可信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佐證,對曆史學、人口學、民俗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因此,續修、新修家譜既是一個家族的頭等大事,也關系到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家譜包含有哪些内容✦



姓氏源流

中國姓氏在經過曆史不斷演變,如:戰亂,遷移,改朝換代,以及避諱改姓、避難改姓、複姓改為單姓等,姓氏變得更為複雜,其真正的出處、源頭就更需要詳細考證了,《家譜》中有詳細記載。從一姓到一國一家,每套《家譜》都詳細介紹了自己姓氏源流。


世系表

“世系表”,簡而言之,就是說明一個家族成員,如:父子、兄弟間的相互關系,寫清楚祖先後代每一個家族成員名字的圖表。它有四種基本的記述格式:歐式、蘇式、寶塔式和牒記式。


家訓

家譜中記錄了許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為人們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為“修身”、“齊家”的典範。例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節儉持家思想,今天看來仍有積極意義。在家譜中有不少詳記家訓、家規等以資子孫遵行的。當中,最為人稱道的名訓,如顔氏家訓、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家傳

家傳一般分為:列傳、内傳和外傳等。列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功績男子的傳記;内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傳記;外傳是記錄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傳記。


藝文著述

“譜乃一家之史”,其中當然少不了家人的藝文著述。家譜中的藝文著述,在體例上一般稱作:藝文志、辭源集、文征集等。


藝文著述以家族中名人所寫的詩文著作為主要内容,也收集本族人與外人的書信來函,以及經籍、表策、碑文、書劄等,有的還有版畫、肖像畫、版本作品、名家書法、歌曲等,從形式到内容都十分豐富。


家譜圖像

家譜主要以文字内容為主,圖片資料為副,但一張好的圖片、照片仍是能将時代的精神面貌和特質傳達出來。将圖片、照片納入家譜的意義在于,為家族傳承提高了一個最直接的環境背景,使家譜不在局限在文字文字記錄、整體概念也變得鮮明而生動起來。


隻要是能讓人對家譜有更進一步認識的古地圖或老照片,均應該被收入家譜裡,包括:

1、老照片。

2、祖先圖片(遺像、人物畫、肖像畫)

3、風水圖(祠堂圖、墓圖)

4、故居/村莊圖

家譜記錄的内容有哪些(家譜都包含哪些内容)3


✦家譜到底有什麼用✦



明辨世系,尊宗敬祖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是每一個人在人生過程中都要遇到的問題。孩童時代,疑問我是從哪裡生出來的。而成人懂事之後,關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誰,為何生活在這裡?而能準确、清楚回答這個問題的,隻有家譜。


通過家譜,可以查證自己的血統,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間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親我者,我親之。”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心系血緣,才能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長久存在和不斷複興,就是要告訴人們不忘根本,使尊宗敬祖、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美德得到發揚光大。


尋根留本,承前啟後

古人曰:“譜諜身之本也。”意思是說譜能告訴你,你是誰?你從哪裡來?有了譜書你就能夠追根溯源。


人從娘腹中十月懷胎,呱呱落地,在世幾十年總歸要悄悄地離開人世。“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連一個名字都沒留在世上,若幹年後自己的子孫連先祖是誰都不知道,豈不是天大的憾事。


換言之,你的孩子也就此失去了根本。樹高千丈,落葉歸根,你的根在那裡?萬裡江水源起何處?一個人連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豈不負先人養你?由于諸多因素,有相當一部分人就連自己祖父母的名字都已經忘記了,更何況自己是哪支哪房了。


古人曰:“子孫不知姓氏所從來,以昧昭穆之序者,禽獸不如也。”意思說姓氏是一種血緣關系的标志,人獸之别就在于他們對于血緣關系的本族人,有一種生生相息的尋根意識,使這個家族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一個人,無論他漂泊有多遠,總是忘不了他的家鄉,因為那裡有曾經養育他的親人,那裡埋葬有他的祖先。因此,家譜就是“根”的代名詞,是中國人尊宗敬祖的一種信仰,是一種證明自己家族歸屬的身份證明,是一個人根本意義上的“身份證”。


敦親睦族,凝聚血親

一個家族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形成凝聚力,修譜建譜是最有凝聚力的途徑。


古人認為,家譜有“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教化作用。通過修撰家譜過程中的反複登門拜訪,不斷了解情況,追根溯源,尋祖問宗,加強了家族内部人員和家庭之間的交流溝通,增進了家族内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使得族人受到深刻的族系傳承親情教育,激發起對祖輩的敬意與懷念。


因為修撰家譜和逢年過節中緬懷先祖的各種儀式,使得子孫後代能更加自覺地做到尊老敬長,憐惜孤寡幼小,在族中崇尚親熱之氣,倡導和睦之風,有利于家庭的團結和幸福,有利于家族以及社會的和睦與和諧。


“親不親,故鄉情”,今天,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甚至走出國門,遍及天涯海角,這也是今後我們子孫們的必行之路,難免有時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有了族譜聯宗,本族同一血脈的同胞就能更進一步加深了解。人在他鄉,路人不如鄉人,鄉人不如親人,有了家譜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也可能聯接到那份血肉親情,并且更溫暖、更深厚。


治家齊國,教化子孫

家譜中包含的許多祖訓家規,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

如敬父母、尊長者、睦族人、和友鄰、恤貧孤、尙節儉、戒賭博、戒奢侈、戒懶惰、戒酒色、戒淫逸等内容。有的家譜中記載有先輩族人們孝敬老人、忠君愛國、造福鄉梓、刻苦學習、奮發拼搏的典型事迹,都是對族人和後代進行人生教育的生動教材。


治國先治家,治家先育人,正人先正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家族,一個家庭,要想自立于世界,自立于社會,最根本的還是要培養教育出衆多品德高尚、能力出衆的人才,好的祖訓家規就能彌補現代教育隻重知識才能卻忽視品德的不足,用心良苦、精心修撰的家譜正有着這樣的功能。


傳承曆史,問祖憑證

家譜都有姓氏淵源、始祖源流、支派遷徙、世系繁衍、人口變遷等諸多内容。家族的曆史,反映的就是民族的曆史、國家的曆史。了解、熟知自己家族的曆史,也就是了解熟知中華民族的曆史、國家的曆史、人類的曆史。


改革開放以來,許多海外華人熱心回國尋根問祖,造福鄉梓,他們尋根問祖最信得過的就是查閱家譜。對于因各種原因遷居他鄉的普通人,家譜就是他們與祖籍、族人溝通的橋梁,是他們思鄉念祖的精神象征。因此,家譜不但是家族曆史的記錄,也是天涯遊子落葉歸根的精神寄托和尋根依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