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下面帶大家一起來學習元素相關知識
1.元素的概念及理解
(1)概念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對元素概念的理解
①元素是以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為标準對原子進行分類的。元素隻講種類,不講個數。
②質子數是劃分元素種類的标準。質子數相同.的原子和單核離子屬于同一種元素。如Na 與Na都屬于鈉元素,但Na 與NH4 不屬于同一種元素。
③同種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狀态。如遊離态和化合态。
④同種元素的離子因帶電荷數不同,性質也不同。如Fe2 與Fe3 。
⑤同種元素的原子可以是不同的原子。如碳元素有三種不同中子數的碳原子。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2.元素的分類
(1)目前已發現的元素有100多種,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金屬元素如Fe Cu等
非金屬元素(包括稀有氣體元素) :如0、S、P等
(2)元素的分類與偏旁
①金屬元素:漢字有“”字旁 ,汞除外,金 屬元素組成的單質在常溫下是固體(汞為液體),金屬單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如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構成的。
②非金屬元素: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物質在常溫下有固、液、氣三種狀态。固态的非金屬,其元素名稱常用“石”字旁,如“碳”;液态的為三點水字旁,如“溴”;氣态的為“氣”字頭,如“氧”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3.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1)元素的存在形式
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兩種形式存在,即遊離态和化合态。如氧元素既可以組成氧氣、臭氧單質,又可以組成H2O、MgO等含氧化合物。
(2)一些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況
①地殼中的元素分布
地殼是由沙、黏土、岩石等組成的,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含量排在第二位至第五位的元素依次是矽、鋁鐵、鈣。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②海水中的元素分布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的71% ,海水中的元素含量分布如下表所示。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次是氫元素,這兩種元素約占總量的96.5%。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③人體中的元素分布
水占,人體體重的70%左右。組成人體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氫、氮元素,這三種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較少,但卻是生命的必需元素。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④太陽上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氫元素,其次是氦元素,還含有碳氮、氧和金屬元素。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⑤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氮元素,其次是氧元素,還含有碳、氫、氦、氖等元素。
4.元素與原子的比較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5.元素、原子、分子與物質間的關系
物質的組成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進行描述,其中元素是從宏觀上對物質組成的描述,分子、原子是從微觀上對物質構成的描述。其關系如下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在讨論物質的組成時,用“xx物質由xx元素組成”來描述,其中隻涉及類别而沒有數量多少的含義;
分子、原子、離子等是微觀概念,既有種類之分,又有數量之别,在讨論物質的微觀結構時,用“xx物質由Xx分子(或原子、離子)構成”“每個xx分子是由多少個xx原子構成的”來描述。
(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有三種說法(以氧化碳為例):
①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組成的;
②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③每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和1個碳原子構成的。
(2)由原子(或離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如汞、氯化鈉) ,有兩種說法:
①汞是由汞元素組成的,氯化鈉是由鈉元素和氯元素組成的;
②汞是由汞原子構成的,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6.元素符号
(1)表示方法
國際上統- -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大寫)來表示元素,如氫元素的符号為H,氧元素的符号為O;如果幾種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相同,就附加一個小寫字母來區别,如用Cu表示銅元素,Ca表示鈣元素。
(2)元素符号的寫法
①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寫,如H、C、S、P、K等。
②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即“一大二小”) ,如Na、Mg、Ca、Zn、Si等。
(3)元素符号的意義
①宏觀意義:表示一種元素。
②微觀意義: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③有的元素符号還表示一種物質,如Fe不僅表示鐵元素,一個鐵原子,還表示鐵這種物質。
④如果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數字,則隻有微觀意義,如2O隻表示兩個氧原子。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