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夥伴在寫作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面對一張空白的紙或文檔,好像什麼也寫不出來,不知道該寫什麼,于是就放棄了。
認為寫作是依靠靈感,需要天賦的事。
其實很多大作家在寫作的時候也是非常痛苦的,寫作并不是一件隻需要依靠靈感和天賦的事,而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
所以,如果想要長期保持穩定性輸出,建立屬于自己的私人寫作素材庫,就非常有必要了。有條理的素材庫,能幫助我們更加高效地寫作。
那麼,如何開始建立素材庫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搭建素材庫的經驗。
借助工具,開始建立素材庫作為一個寫作者,建立屬于自己的素材庫,可以說是一個基本修養,當有了自己的素材庫以後,寫作這件事也會變得容易很多。
私人素材庫一般有兩個作用,一是儲存,為了不浪費每一個内心被擊中的時刻,二是方便調用。
平常和朋友聊天,或者在等車時,我們都可能會因為一句話、一個動作,感覺内心被擊中,如果不及時記錄,就會浪費掉一個轉瞬即逝的靈感,非常可惜。
而記錄在文檔裡,後面寫作時會更方便我們檢索和取用。
所以在建立素材庫時,我們最好采用電子文檔的形式記錄,這樣會更方便利用關鍵詞搜索。
我們可以采用石墨文檔、印象筆記或者便簽等工具,來建立私人素材庫,我平常習慣用到的是石墨文檔和印象筆記。
我們的日常寫作素材庫可以包含這文字、圖片、視頻這三方面内容,文字部分可以根據自己平時的需求來細分。
比如我是寫新媒體文章的,就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框架,選題庫、标題庫、社會事件庫、故事庫、金句庫、圖片庫、觀點庫、靈感庫...。
素材庫具體的模塊可以根據自己寫文類型去收集。
我一般會把素材分為五類,分别是第一手素材、整合類素材,影視劇素材,金句類素材,書籍收獲的素材。
1.第一手素材就是,比如平時看人物訪談視頻類新聞播報,以及自己平時生活中經曆的事情。
這些都是自己親身經曆過的第一手素材,是最真實可靠的。通常我會把這些素材打上标簽,分門别類地放進上面我建立的素材庫框架裡。
2.整合類素材就是,比如平時浏覽各個平台的文章,都是别人已經整理過經過二次加工的素材。
這類素材如果要用,必須先去考察一下出處,以及準确性,避免出錯,可以給它們分别打上标簽,以便後面可以快速查詢取用。
3.第三類就是影視劇類素材,這類是咱們在看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綜藝收獲的素材。
這個需要自己做筆記,存在文檔裡,如果覺得做筆記太費時間,可以直接截幾張圖,将圖片命名為自己能夠看懂的素材,這樣看到截圖就可以回想起來是哪個素材。
4.金句類素材,需要自己每天堅持積累,從看過的文章以及看過的書當中再摘取。
5.書籍收獲類素材,在閱讀時我們經常會有很多思考和感悟,可以通過做讀書筆記來記錄。
當我們建立好私人素材庫以後,就需要仔細去看、去聽、去觀察,主動變得敏感,像一台懸浮攝像機一樣,投入生活的每一處。
閱讀、旅行、觀影、看展、親身體驗,調動我們豐富的感官,去察覺,生活裡的珍貴時刻,并把它們一一收集,這些都是我們寶貴的素材。
定期整理,經常回顧
當我們擁有了私人素材庫以後,也學會了去收集素材,那麼第三步就是每隔一段時間你就要對素材進行回顧和整理!
素材放在素材庫隻是不完整的碎片,還需要我們整合利用,才能發揮出它最大的價值。所以我們需要給素材進行分類、标注關鍵詞,幫助自己進行檢索。
最後:開始建立私人素材庫,開始比建立重要,先開始行動吧。寫作就像做飯,做飯之前先得把菜買回來,然後進行搭配,加點開始烹饪出鍋。
所以建立素材庫就是寫作的第一步,今天就開始吧,建立自己的私人素材庫。
我是十二,将持續和你分享寫作方法、個人成長、自媒體幹貨等内容,關注我,一起精進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