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 反常膨脹現象: 熱縮冷脹
水是最普通、最常見的物質。所有有生命體征(包括人類)的動、植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水是生命之源。人們把水的凝固點作為記錄溫度的零點,并把水的沸點定為100℃,即把水的相變點作為自然所有物質溫度的标尺。
一般來說,大多數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溫度越高,物質的密度越小。但水卻是一個例外,熱脹冷也脹,隻有在4℃時候,體積最小。高于4℃或低于4℃時,體積都會膨脹。這種現象被稱為“ 反常膨脹現象 ”。
我們知道,物質基本上都是熱脹冷縮的特性,受到加熱,粒子之間運動加快,粒子之間間隙加大,表現密度減小。而低溫下恰恰相反,粒子之間運動減小,表現間隙減小,反之密度加大。但這似乎不能解釋水的這種現象,為何低溫狀态下的冰密度會比水小,在這裡如果仍用"熱脹冷縮"就說不通了。 而且,根據現有研究表明,在液态水形态下,它的密度在超冷水狀态或者趨于零度時竟然不是最大,而是在4℃時密度最大,這也不适用于熱脹冷縮的說法。
現在來說說為何4℃時水的密度才是最大的?
通過觀測發現,在低于4℃條件下的水,即使沒有結冰,早就在水中形成肉眼不可見的冰晶體,這些冰晶體恰恰導緻水的密度變大的原因。而溫度到達4℃時才能充分融化這些不可察覺的冰晶體,這個時候才能稱為完全液态水,密度自然最大。超過4℃,水分子的運動有加快趨勢,分子間隙也開始加大,密度也會逐漸加大。所以4℃時是水密度最大的時候。
水的三種形式:固态,液态,氣态
水的密度肯定也應該是會變化的,如果不會變化,那水的三種形式即固态,液态,氣态就不存在。事實上氣态是水密度最小的時候,隻有這樣才會上升天空,形成雲。而固态是水密度第二小的形态,由形成的冰漂浮于水可以知道,冰的密度是絕對沒有液态狀的水大的。由此可以知道,液态水是水的三種形态下密度最大的存在。
0℃時
0℃水結成冰時,全部分子締合在一起成為從而形成一個巨大的群體。在冰的結構中,每個氧原子與4個氫原子相連接而成四面體,每個氫原子與兩個氧原子相連結。即氧原子的四個鍵(兩個共價鍵,兩個氫鍵),指向一個四面體的四個頂點,每個水分子都被四個水分子所包圍,如圖所示。
因此,冰是一種很不緊湊的結構,内部具有相當大的空。當冰熔解時,一些氫鍵被破壞,四面體結構被瓦解,水分子可以比較緊密地堆積在一起,因此,冰在熔解時體積要縮小。
冰是浮于水面之上的,為什麼呢?
原來,當水為固态(冰)時,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會使分子按一定的規則排列,分子之間會形成結晶四面體。這種排列方式可以看做類似支撐作用,會占據空間,比較松散,密度自然就沒有液态水大,漂浮于水面之上也在情理之中。
4℃時
在溫度4℃上下,水中有兩種使密度發生改變的效應:
一是由于溫度升高,液态水的分子熱運動加劇,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增大,緻使水的密度減小。
另一種是由于溫度升高,水中所含有的冰晶體逐漸熔解,分子間的平均距離減小,緻使密度增大。
在1大氣壓(101.325千帕)下,水溫低于4℃前,後一種效應占優勢;而水溫高于4℃後,前一種效應占優勢。根據推算,在接近0℃的水中大約有0.6%的冰晶體。當溫度逐漸升高時,這些冰晶體逐漸被破壞,引起了體積的減小,緻使密度增大,所以水在4℃密度最大。
在4℃時水的密度最大,而不是在0℃?
把一定質量的水從0℃加熱到10℃,水的體積是先減小後增大的,4℃是轉折點,此時體積最小,密度最大。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水的熱脹冷縮是反常的,水在低于4度時表現熱縮冷脹,導緻密度下降。而在大于4度時,則恢複熱脹冷縮。這是水最重要也是最奇特的特性之一。保證了地球生命的延續。想想地球冰河時期,如果冰都是下沉,那暴露在低溫空氣中的水會一直結冰,到時整個海洋和地球就真的冰封了。
水的這種奇異特性很容易在自然界中看到,如冬天河塘裡的水結冰時,總是從水面開始的。也就是說首先是水面的水溫降到0℃,下面的水溫則高于0℃,從上向下溫度逐漸升高,水底溫度在4℃左右;密度則逐漸增大,水底密度最大。正因為水的這種奇異特性,才出現“人在冰上走,魚在冰下遊”的自然景象。
湖泊裡水的表面,當冬季氣溫下降時,若水溫在4℃以上時,上層的水冷卻,體積縮小,密度變大,于是下沉到底部,而下層的暖水就升到上層來。
當水溫到0 ℃結冰時,密度最小。水的這種特性也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一些損失,例如:水結冰時體積膨脹所産生的力量,足以把水管、水泥制件等撐破 。 平時一瓶礦泉水放在冰箱裡,結成冰時體積會增大就是現成的例子。當然,也能給人類帶來好處,特别是在保護魚類和其他水中生物方面。
冰封湖泊,鑿洞釣魚
正因為液态水在4℃時,密度最大。溫度高于4℃時,水的密度是随着溫度的降低而增大,但是在0~4℃的溫度範圍内,水的密度卻随着溫度的降低而減小,直至冰點。正是這個特性使得4℃的水下沉,隆冬時節水體從表面至底部形成由低到高的溫度梯度,抑制了水的對流,才有冰封湖泊鑿洞釣魚的景象。這表明湖面表層結冰,但冰層之下卻是液态的水,而且湖泊的底部的水溫還能穩定在4℃,緻使魚類等水生生物得以生存,安度嚴寒。
4℃的水與“千克”(公斤)
1799年12月,人們用一立方分米4℃水的質量确立了“千克”(公斤)這一重量單位。之所以選擇4℃,是因在水在這一溫度時具有最大的密度。
水的" 熱縮冷脹"特性的重要意義
在冬天的冰面以下,4℃的水密度大,會沉在下層,而溫度更低的水因為密度更小,會浮在更貼近冰面的位置。這阻礙了水的上下對流,導緻冰面不能快速向下生長。水中的生物特别是魚類也因此得以在冬天生存下來。
水的密度與水體分層
綜合本文上述"水在4℃密度最大"的特點,根據水的這個密度特性,表明在一個整體的水體中,它的密度可能是不一緻的,即密度差,因為表層水和底層水的溫度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有差異的,最終導緻水體(水溫)分層。
水體(水溫)分層的現象與水産養殖密切相關。在冬天,當溫度低于4℃時,水面的溫度比較低,再向下層水體時,水的溫度逐漸增加,然後到4℃,所以,冬天的魚兒多在水體下層活動,以抵禦寒冷。正因為水溫在4℃時密度最大,上層水的密度一般都很小,密度大的沉在下面,因此,在夏天避暑和冬天防寒時将水體盡量加深水位是有益的。
當然,水産養殖上的"水體(水溫)分層"不是以4℃為界限,而是以上述"密度差"的原理來探尋水與魚類的相互關系。高溫季節的水溫分層猶為明顯,上、下層水溫的溫差較大,同時,水體中的溶氧水平在晝夜間變化也較大,晚上受暖濕氣流的影響,夜間水體上層水溫随着氣溫的下降而逐漸下降,但密度同時也增大,從而産生密度流即上、下層水體對流,随着時間的推移,就會拉大養殖水體上、下層水溫的差異,一旦達到了臨界點就會産生水溫分層,中、下層水體溶氧慢慢補充,而上層水溶氧則逐漸下降,一般到淩晨時會降到最低水平,加上因夜間基本上沒有自然補氧來源,底層水體溶氧則更加欠缺,因而淩晨或早上最易形成缺氧狀況。
因此,水産養殖要盡量的打破水溫分層的形成,處理的辦法就是破壞水溫分層,采用一些機械設備,如增氧機、微孔暴氣等,當然,遇有風浪時水溫分層就會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因此,養魚戶應該掌握水的密度特性和水溫分層的規律,從而确保漁業生産順利進行。
(來源:水花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