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會展中心附近的異木棉迎着陽光盛開,有軌電車從花叢下穿行。
大洋網訊 未來廣州地鐵将向中山珠海延伸,還将建設新線路緩解3号線“擁堵”。昨日,2019中國(廣州)城市軌道産業創新發展大會在廣州舉行。大會發布了《廣州市推動軌道交通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和《新時代城市軌道交通創新與發展——廣州2019》報告。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廣州和佛山拟建直達彼此中心區的軌道交通,廣州的線路還要延伸到中山、珠海。至于3号線擁堵的問題,将通過在建的18号線、規劃的廣州大道線予以分流。
廣東軌道交通領域穗企占主導地位
會上,廣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發布了《廣州市推動軌道交通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行動規劃》)。《行動計劃》提出,到2021年,廣州軌道交通産業規模預計達到1200億元,力争2023年實現産值1800億元。依托國家工程實驗室,積極争取建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在軌道交通運營與維保領域建成具有國際水平的創新平台。
在提升産品和服務供給質量方面,要支持運營企業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互聯互通相關工作。同時,鼓勵設計施工企業開展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綜合一體化以及現代有軌電車、市域快線等新制式軌道交通系統設計技術研究,制定技術标準和規範。
在構建軌道交通産業載體方面,要打造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示範工程。按照“零換乘、一體化”的目标,實現鐵路主體工程、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同步立項、同步設計、同步施工、一體化運營。
該負責人表示,軌道交通産業涵蓋第二、第三産業,關聯度強。廣州市的軌道交通産業已經形成從規劃設計、建設施工到裝備制造全産業鍊覆蓋。目前,在軌道交通各個細分領域,廣州企業數量占據全省主導地位,裝備制造業尤其突出,占比達80%。
“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連通周邊
會上,國家科技部軌道交通領域專家組副組長、北京交通大學首席科學家賈利民接受了媒體采訪。“像廣州這麼系統地提出城市軌道交通面向未來的技術路線圖和發展路徑,在全球可能尚屬首次。未來大灣區的建設,要将‘軌道上的廣州’理念推廣到大灣區。”
《新時代城市軌道交通創新與發展——廣州2019》報告中談到,廣州軌道交通的運營模式要實現“城際軌道公交化”,形成“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的運營模式。未來有望用統一制式、統一票務與周邊城市,如東莞、中山、珠海,實現有軌交通互聯,将來還可能囊括鐵路交通。
賈利民認為:“技術上沒有障礙,難點在于管理,需要體制機制上形成突破。”他同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率先于全國提供區域軌道交通運營的範式。”“廣州地鐵應該為塑造大灣區軌道交通做出應有貢獻。”
根據報告,廣州城市軌道交通将實現以下目标: “3060”時空可達:實現廣州市域“一主一副”雙核心及其他組團中心到相鄰市域樞紐間30分鐘可達,廣州市域“一主一副”雙核心之間,以及核心與城市外圍組團中心間30分鐘互達,廣州主城區及相鄰區域中心60分鐘互達。 55%的出行分擔率:至2025年,實現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接近55%,遠期占比實現80%。 75%線網覆蓋率:至2025年,實現對廣州市75%城市人口覆蓋及85%就業崗位覆蓋。 不超過2次換乘:至2025年,外圍城區至主城區80%的軌道出行換乘不超過2次,主城區及臨接地區90%的軌道出行換乘不超過2次。
未來廣州地鐵有哪些變化?
廣州地鐵連通佛山中山珠海
會上,廣州地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建隆發布了《新時代城市軌道交通創新與發展——廣州2019》報告。丁建隆說,大灣區城市中,城際軌道交通和城市軌道交通已開通運營總裡程達1164公裡,規劃總裡程近6000公裡。
“要跳出廣州,從大灣區的高度看廣州,如何通過軌道交通服務市民、帶動城市以及産業發展。”丁建隆說,“軌道走廊是稀缺資源,一個廊道可以跑高鐵、城際、地鐵,要思考彼此之間的融合,從灣區城際、區(市)域、地鐵網絡協同運輸起步,向跨層級互聯互通、跨城市一體化網絡融合逐步邁進,形成‘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的格局,實現灣區城際軌道交通‘公交化’。”
“新一輪規劃中,廣州首先從成熟的廣佛同城化入手,将實現廣州與佛山中心區之間的軌道直達,采用同一制式、同一票務、同一技術。接下來,廣州的軌道交通還計劃延伸到中山、珠海,形成四通八達的網絡。”
18号線、“廣州大道線”解圍3号線
丁建隆說:“如果隻計算地鐵(不含城際),上海、北京、廣州的地鐵通車裡程已經位居世界前三。廣州地鐵開通線路478公裡,本月以來的日均客流量已達930萬,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量的50%以上。”
如何緩解地鐵擁擠現狀,提升乘客出行的舒适感?
丁建隆說:“比如乘客普遍反映的地鐵3号線,還是要在規劃建設上增加供給,未來通過正在建設的18号線以及規劃中的廣州大道線解決。同時,要加強線路的互聯互通,實現更好的疏散和集聚。此外,還要更準确預測客流,讓運力與需求更匹配,采用新技術實時動态感知乘客數量,并為車上的乘客提供增值服務。”
“無感支付”——“刷臉”完成安檢支付
丁建隆表示,廣州地鐵正構建“1 4”引領型智慧軌道交通。以票務服務為例,在“多元化支付”的基礎上,未來通過各類智能無感檢測設備,捕捉乘客标簽特征,結合乘客“畫像”信息庫,實現乘客“無感支付”,票務設備逐步虛拟化,全面實現乘客出行全過程中身份無感智能識别,精準判斷乘客站内出行軌迹,後台自動完成系列票務操作。簡而言之,未來搭地鐵有望連羊城通、手機都不需要,智能設備通過人臉等外貌特征,直接識别出乘客身份。根據乘客提前錄入的個人信息,以及過往出行記錄,直接完成安檢、支付,讓乘客不需任何操作就能進站乘車。
“未來,随着車站管理的智慧化,減少設備,給市民乘客提供更多的候車空間。”丁建隆說。今年底,廣州将建立“智慧地鐵示範站”,以數據驅動實現智能化的服務、網絡化的協同、個性化的定制、服務化的延伸。2025年,10條地鐵新線達到智慧地鐵第3等級,并啟動已開通線路的智慧地鐵升級;到2035年,廣州地鐵全線網将逐步提升為“智能感知、智能聯動”的智慧地鐵最高級别。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李天研、吳陽煜 通訊員溫美春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
來源:大洋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