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北京市通州區拍攝的橫跨大運河的玉帶河橋(2022年8月15日攝)。大運河,溝通南北,貫通古今,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裡程最長的人工河。在以水運為主的年代,大運河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潤澤一方百姓。新華社發
行駛在大運河上的貨船通過杭州拱宸橋(2022年5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漢攝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裡程最長的人工河。進入新時代以來,生态治理、文脈保護、産業升級……保護、傳承、利用開啟新篇章,古老的大運河煥發新活力,大河南北,景美人和。
生态之河:岸青水秀
“你看,現在運河上的水鳥越來越多……”杭州水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船長宋廣齊在運河上跑了20多年的船,他指着河面上的白鹭說:“現在運河水質好了,魚蝦多了,它們也跟着過來了。”
大運河滄州市區段有一段“Ω”形河道,一度是雜草叢生、墳冢座座、雞舍間間,經過環衛清理整治和生态修複,如今成為大人鍛煉、孩子玩耍、新人拍婚紗照的首選之地。家住運河邊的市民陳立新感慨萬千:“到河邊遛彎看風景,這在四五年前根本沒人會想。”
在北京市通州區西集鎮呂家灣村,刀具廠、化工廠、襯衫廠、養豬場……各路污水曾經把村邊的大運河染黑熏臭。2019年,大運河北京段啟動環境治理改造,治理後,河水澄澈,綠樹成行。
今年4至5月,京杭大運河啟動了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工作,實現了百年以來首次運河全線水流貫通。“潤萬物者,莫潤乎水”,以全線通水為标志,古老的運河正呈現出岸青水秀的怡人風光。
人文之河:記憶傳承
9月26日,在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北區,國潮文化集市如期開市。以燃燈塔和周邊古建築群為背景,非遺文化市集、漢服打卡、遊藝互動精彩紛呈,得到活化利用的運河文化成為時尚潮流,彰顯古今和諧共融的曆史文化魅力。
在滄州市博物館,“河北大運河文化展”令觀衆感受到了運河文化的深厚魅力。在去年年初和年底,運河滄州段還兩次發現古代沉船。當地累計發現了27處運河沉船點,年代從宋金至近代。為此,滄州市将專門建設一座古船博物館。
在京杭大運河南端的杭州市拱墅區,由舊工業遺存改建的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與相鄰的世界文化遺産點杭州橋西曆史文化街區互為依托,共同承載着厚重的運河記憶。從2012年起,這個館承辦了杭州市的“工藝美術大師帶徒學藝項目”,如今已經為7項技藝挖掘和培養了38名核心傳承人和100名新匠人。
惠民之河:宜業宜居
自古以來,大運河溝通了南北,暢通了人流物流,如今,大運河更是在保護、傳承、利用的整體推進中,書寫了便民利民、宜業宜居的新篇章。
在浙江省德清縣新市古鎮,運河公園在淩孝英和姚如玉兩位居民眼中,風景不亞于杭州西湖。而在杭州市臨平區塘栖古鎮,提到老舊小區改造,幾位老居民連聲稱贊:“過去梅雨季小區裡能撐船,現在下大雨地面不積水。”
古鎮的發展,還吸引了青年人回歸。在新市的甯夏路直街上,“85後”黃丹英開辦的“企鵝咖啡”已經成為網紅店。在塘栖的水北街“雲合小院”,“95後”施潔瑩和團隊正在建設文旅農商學融合的體驗空間。
在北京通州運河商務區,靜谧古樸的燃燈塔與商務樓交相輝映,大運河森林公園則擴展着副中心的生态空間。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運河商務區已經注冊企業15863家;到2025年,力争建成“總部經濟”“财富管理”兩大千億級産業集群。
“在農業時代,大運河發揮了漕運和商貿的功能,帶動了沿線城鎮和村落的發展;到工業化時代,它又發揮了水運優勢,帶動了沿線工業快速發展;現在,各個運河城市又在運河兩岸形成了生态景觀帶、文旅資源帶,興起了文化創意、科技設計等新興産業。”杭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華芳說,大運河是活态的文化遺産,必将随着時代發展,煥發出嶄新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馮源 王民 張骁
(據新華社杭州10月7日電)
來源: 新華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