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遲白日晚,
袅袅秋風生。
今天就“立秋”了,
但這并不意味着秋天已經來臨。
根據市氣象台多年統計資料顯示,
省會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步入秋天。
不過,
既然有了一個“秋”字,
那天氣肯定與夏天有所區别,
潮濕悶熱會逐漸遠離我們。
與此同時,
專家也提醒市民,
立秋時節,
大家可以适度“凍一凍”,
最好多吃些酸果蔬。
白天依然熱
晚上會逐漸涼快
《2021年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8月7日14時54分,我們将迎來“立秋”節氣,這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意味着夏盡秋來,金風漸至。
前天傍晚到夜間,雨姑娘又來省會打卡,而且降雨時局部地區的對流活動比較激烈。降雨拽低了當晚的氣溫,讓市民睡了一個好覺。然而,一覺醒來,又是烈日炎炎的一天,昨天的最高氣溫來到了32.2℃,真是又曬又熱。不過,細心的市民可能有所察覺,當天的蒸煮感明顯下降了許多。而這也許将成為今後天氣的常規操作。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今天,立秋了。雖然現在還處于中伏,暑氣一時難以徹底消除,但天氣總的趨勢是逐漸涼爽。更主要的是,氣溫的早晚溫差逐漸明顯,往往是白天很熱,而夜晚卻比較涼爽。對此,專家提醒市民,白天外出時還是要注意防暑降溫,尤其遇到“秋老虎”到來時,更是要采取防範措施。
雖然立秋,可這隻是進入名義上的秋天,真正的秋天還要耐心等待。氣象學對入秋的标準有着嚴格的界定,那就是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氣溫小于22℃,則第一個小于22℃的日期就是秋天的起始日。而省會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能迎來秋天。
再來看省會本周末的天氣情況。根據市氣象台監測,今明兩天的天氣比較精彩。其中,今天,省會晴轉多雲,最高氣溫33℃。明天逐漸轉陰,而且白天先是雷陣雨,到了晚上,雨量有可能到中雨,個别點甚至會出現暴雨。專家提醒市民,省會最近白天悶熱潮濕,傍晚有雨打擾,大家既要防暑降溫,外出時也别忘了帶上雨具。
早立秋冷飕飕?
晚立秋熱死牛?
說到立秋,大家就會立刻想到一句民諺:“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熱死牛”。那麼,怎樣才算“早立秋”,什麼時候才算“晚立秋”?這句話是否有科學依據呢?
關于“早”和“晚”的判定,有人說,是根據上午還是下午來判定,然後以中午為界限,如果在中午12點以前,那麼就屬于早立秋,意味着接下來的氣溫比較低;如果在中午12點以後,那麼就屬于晚立秋,意味着接下來的氣溫會比較高,很容易出現“秋老虎”。按照這個來看,今年立秋時間是8月7日14時54分,屬于晚立秋。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立秋當天的農曆日期是确定早晚的依據。如果在農曆六月,就是早立秋;如果在七月,就是晚立秋。這麼說來,今年立秋日是農曆六月廿九,是早立秋。
記者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國家氣候中心将年份按照時間點法分為早立秋和晚立秋兩組,統計了2009至2017年從立秋到8月底的平均氣溫。對比數據則是這段時間的常年全國平均氣溫20.4℃。2009年至2017年的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2010年、2013年、2014年、2017年出現了“晚立秋”;2011年、2012年、2015年、2016年為“早立秋”。而從對應的全國平均氣溫數據來看,從立秋到8月底的平均氣溫顯示,2009年、2010年、2013年、2014年、2017年的平均溫度分别為20.8℃、21.2℃、21.6℃、20.2℃和20.9℃;2011年、2012年、2015年、2016年分别為21.3℃、21.1℃、20.6℃和21.8℃。
在這9年中,隻有2014年(晚立秋年)氣溫偏低0.2℃。其他年份接近常年到偏高,其中2016年(早立秋年)偏高達到1.4℃。
看來,早立秋不但沒有冷飕飕,有時氣溫還更勝一籌,而且數據似乎隻能證明氣候整體偏暖,不能體現早晚立秋的差别。
有人說,全國平均範圍太大,隐藏了真相,但分城市統計早晚立秋的結果,仍沒有明顯差距,特别是平均氣溫和極端高溫兩個重要數據,各個城市早晚立秋的差異都很小。
因此,結論就是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熱死牛,立秋早晚和天氣熱不熱之間沒有明顯對應關系。
要避免吹涼風吃生冷的食物
“立秋過後暑氣雖未盡但涼意已經蟄伏,白天依舊炎熱,早晚卻寒氣漸盛。”市四院中醫科主任畢秀霞說,這個時節,氣候變化無常最難保養,若不注意,往往就會生成大病。
在飲食上,畢秀霞說,立秋後有了涼意,人們會盡情納涼,但此時還有一個伏天,毛孔仍然處于張開的狀态,外界的邪氣容易侵襲身體而中暑。這種中暑叫做“陰暑”,是過于避熱貪涼引起的,有身熱頭痛、惡寒、關節酸痛、腹痛腹瀉等症狀。所以,立秋後要避免吹涼風、吃生冷的食物。她建議,飲食上最好能夠多吃些百合、蘿蔔、梨等滋潤的食物,同時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食品,适當的吃些酸味的果蔬,比如蘋果、葡萄、山楂、柚子等。畢秀霞提醒大家,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必要。但是立秋不宜特補,立秋前後适合吃一些祛濕的食物。“立秋後,綠豆加百合的吃法可以暫且停一下了。”畢秀霞解釋說,綠豆和百合都是性寒食物,酷暑時喝綠豆百合湯尚可,但過了立秋,對于脾胃虛寒者來說,兩者結合就“太涼”了,不妨将綠豆與薏米組合,切莫過于貪涼。
在穿衣方面,我國很早以前就有人倡導“薄衣禦寒”的養生法,明确指出“薄衣之法,當從秋習之”。對此,畢秀霞認為,這種主張“秋凍”的方法,既順應了自然氣候(包括居室氣候)的需要,又在不知不覺中起到了預防疾病、自我保健的作用。她建議,立秋之後,大家不要氣溫稍有下降就立馬添衣加褲,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而應該盡可能晚一點增衣,能穿短袖襯衫,盡量不要穿長袖;能穿單衣,盡量不加外套。不過,凡事都應有個限度,“薄衣禦寒”也不能過頭。
“立秋”還是重要的歲時節日
“‘立秋’不僅是重要的節氣,還是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日。”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會長袁學駿說,立秋時節,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貼秋膘”“啃秋”等習俗。
袁學駿說,在清朝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将體重與立夏所稱的體重對比來檢驗當年夏季身體的健康狀況。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隻以胖瘦做标準,如果瘦了,等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時,就要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一般首推吃肉,在立秋這天吃各種各樣的肉,炖肉、烤肉、紅燒肉等,“以肉貼膘”。
8月6日晚,石市兩名小朋友正在吃西瓜“啃秋”,啃下酷暑,迎接秋爽。
立秋時節,我國許多地方都有“啃秋”的習俗。“啃秋”也稱“咬秋”,人們認為立秋之時吃一些東西可以防止疾病的發生。“咱們這裡一般就是吃西瓜。”袁學駿說,古時候,城裡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着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紅瓤西瓜啃,抱着綠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袁學駿說,此外,立秋還有“曬秋”、吃“渣”、食秋桃等習俗。
文/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崔虹
圖/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李青
編輯 靜靜 責編 老克
石家莊日報全媒體新聞熱線
—— 96399 ——
傾聽大衆聲音 發布權威信息
架起媒體與用戶溝通的橋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