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西遊記中的獅駝嶺三怪被菩薩降服

西遊記中的獅駝嶺三怪被菩薩降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9 17:20:35

《西遊記》中的臨夏(二)雙叉嶺唐僧遭遇猛獸

●王曉元

上篇《西遊記》中的臨夏(一)講述了唐僧在河州福原寺住了一晚後,于次日三更時分,吃了早齋,向西進發。大約走了幾十多裡路,便抵達雙叉嶺,被寅将軍、特處士和熊山君三隻妖怪捉去,兩名随從被吃,唐僧被太白金星化作一名老叟相救并送上大道。 這裡所說的“送上大道”四個字看似輕描淡寫,其實還暗含着許多玄機;正是這條大道,太白金星把“不辯路徑”的唐僧不知不覺引向了前往老鴉關的道路。

西遊記中的獅駝嶺三怪被菩薩降服(西遊記中的臨夏)1

在唐代,河州是絲綢之路南端的重鎮,也是唐藩古道的必經之地。從西安出發,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主要有三條路。唐僧西行取經,三條道都能去西域。

北路從長安出發,經鹹陽、泾川到平涼,在經過六盤山到固原,然後西行到景泰小口子(今稱索橋)渡黃河,直達武威,再沿着河西走廊的張掖、酒泉、嘉峪關,到敦煌可達西域;

中路從長安出發,沿着南線到臨洮,再北經阿幹河谷到蘭州,從河口地方渡黃河,過永登,越烏鞘嶺,經武威,到張掖,也能直抵敦煌西域;

南路便是唐僧西行經過河州的這條路。

西遊記中的獅駝嶺三怪被菩薩降服(西遊記中的臨夏)2

有些文章上說唐僧西行取經走的是中路,但從《西遊記》中看,唐僧應該走的是南路,因為隻有走這條路,唐僧才能經曆西出長安後在河州的第一難和随後的兩難,否則,不僅湊不夠九九八十一難,也遇不到五行山下壓着的孫悟空。

從雙叉嶺去青海有兩條路:一條路往西北,可去積石山大河家臨津關,由此渡過黃河,經青海的民和、樂都、西甯等地,越過祁連山到張掖後,就能直達敦煌、西域;另一條路往西,出臨夏縣雙城至老鴉關河上遊,越過海拔3600米的達力加山垭豁,可以直通青海循化、西甯等地,這是唐代河州經廓州至鄯州的主要通道之一,從這條路也可以通達西域。

假如唐僧到了河州,不走這兩條路,是不是還有其他的道路可以走?答案是肯定的。我國著名的曆史地理學家馮繩武教授考證,臨夏州内有七條路從狄道開始均能通向西域。分别為允吾道,左南津道,安鄉津道,大河家道,老鴉關道,土門關道,蓮簏道。

臨夏史話記載有其中的五條道:狄道至允吾道路、狄道至左南津道、狄道至安鄉津道、狄道至大河家渡道、狄道至老鴉關道。狄道至土門關道和蓮簏道也是西上青海和西域的通道。七條古道中,有四條道路都要經過河州城,其餘三條雖未經過,但也屬當時的河州地界。

西遊記中的獅駝嶺三怪被菩薩降服(西遊記中的臨夏)3

這麼多的通西域道路,唐僧為什麼卻偏偏要選擇翻越海拔3600多米的達力加山這條路呢?如果說唐僧不識路徑,那太白金星也不識路徑嗎?

其實玄機就在這裡。

《西遊記》第八回道出了原因,觀音菩薩動身往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時,如來叮囑菩薩:“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許在霄漢中行,須是要半雲半霧,目過山水,謹記程途遠近之數,叮咛那取經人。但恐善信難行,我與你五件寶貝。”即命阿傩、迦葉取出錦斓袈裟和九環錫杖,菩薩拜領後,如來又取出三個箍兒,遞與菩薩說道:“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隻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遇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服使喚,可将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疼,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菩薩領了如來佛的法旨後,在東去大唐的路上仔細查看路徑,算計好了唐僧必須曆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路程和地點,又先後在流沙河、雲棧洞、鷹愁澗、五行山降服了沙和尚、豬八戒、白龍馬和孫悟空,并囑咐他們今後有取經人路過,可皈依佛門,跟他做個徒弟,以後可脫離罪愆,必得正果。

所以,唐僧要走的取經之路,必須是在觀音菩薩已經算計好的路線内,不然,他在西行的路上肯定不會遇到四個神徒,也就不會取得真經。對此,太白金星在給唐僧的簡帖中也已經做了“前行自有神徒助”的暗示。

西遊記中的獅駝嶺三怪被菩薩降服(西遊記中的臨夏)4

這條路雖然兇險,但唐僧注定要非走不可。

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唐僧牽着馬,獨自行走。隻見這裡流水潺潺,亂石聳立,行走半日,卻不見人煙村舍,一則腹中饑了,二則路又不平,正在凄凄惶惶時,突然看見“前面有兩隻猛虎咆哮,後面有幾條長蛇盤繞。左有毒蟲,右有怪獸”,直吓得唐僧正無計可施,聽天由命時,突見一位兇猛的獵戶手執鋼叉,腰佩弓箭,從山坡前走了過來,那些猛獸看見獵戶後一瞬間逃得無影無蹤。

西遊記中的獅駝嶺三怪被菩薩降服(西遊記中的臨夏)5

這位獵戶名叫劉伯欽,綽号鎮山太保,自幼在附近的劉家莊居住。平時靠降虎伏豹為生計,那些野獸見了他自然會逃離遠去。

這位劉伯欽又是何許人?據史料記載,隋炀帝為了開拓疆域,經營西域,于大業四年七月,出兵西征,在取得初步勝利後,命衛尉卿劉權鎮河源郡積石鎮,大開屯田,以通西域之路。劉伯欽是否與劉權有關,因非本文主題,暫不做定論,可待專家學者考證研究。

當劉伯欽聽唐僧說來自東土大唐,要去西天取經時,便立即說道:你我都是大唐之人,這裡也是大唐的地界。你不要怕先跟我去舍下歇息,明天我送你上路。三藏聽後滿心歡喜,謝了劉伯欽救命之恩,就牽了馬随他而去。

不料在跟着劉伯欽回家的途中,又有一隻斑斓猛虎向他們撲來。劉伯欽和這隻猛虎厮殺了一個多時辰,最終将這隻老虎殺死并帶回家中。到家後,三藏再一次謝了劉伯欽的救命之恩,随後被劉伯欽引見了自己母親和妻子。

西遊記中的獅駝嶺三怪被菩薩降服(西遊記中的臨夏)6

在劉伯欽家住了兩晚,唐僧依照劉伯欽母親的要求,為劉伯欽的父親念經超度,于第二天早上,在劉伯欽和幾名家童的護送下又向西進發。

大約走了半天的功夫,就看見“對面處有一座大山,真個是高接青霄,崔巍險峻。”

走到半山之中時,劉伯欽卻突然回過身對唐僧說道:“長老,你自前進,我卻告回。”唐僧聞言,滾鞍下馬後說道:“千萬敢勞太保再送一程。”劉伯欽卻說道:“長老不知。此山喚做兩界山,東半邊屬我大唐所有,西半邊那是鞑靼的地界。那邊的狼虎不伏我降,我又不能越界,你還是一個人去吧。”

唐僧聽後非常郁悶,但又無可奈何,正在與劉伯欽難分難舍之際,突然聽到“我師父來了,我師父來了”的喊聲,唐僧驚問這是誰在喊叫時,那些家童就說到,“這叫的一定是山腳下石匣中的老猿。”

唐僧再問“什麼老猿?”劉伯欽就說到“這山舊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國,改名兩界山,先年間曾聞得老人家說:‘王莽篡漢之際,天降此山,下壓着一個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自有土神監押,教他饑餐鐵丸,渴飲銅汁,自昔到今,凍餓不死。’這叫必定是他,長老莫怕,我們下山去看來。”

原來這座山就是大唐和吐蕃交界的地方,是佛祖用來鎮壓孫悟空的五行山。可是唐王在征西、定國中為什麼要将五行山改名為兩界山呢?此話留待後講。

以上所述主要講唐僧在河州遇到的第二難。《西遊記》将此難以“雙叉嶺伯欽留僧”為題做了詳細描述。

要知唐僧在河州遭遇的第三難,且看下一篇慢慢道來。


作者告白:閑暇之時,重讀四大名著,頗感與年輕時所讀不同;尤其讀到唐僧在臨夏的章節,更覺原先囫囵吞棗,不明就裡。《西遊記》中唐僧在臨夏遭遇三難,并收服孫悟空為徒之故事,我訴與諸多文朋好友時大多并不細知,故有将此故事告知更多人之意,便把讀書筆記和查閱的相關資料梳理成文,以飨讀者。

照片拍攝:王曉元 王援朝 海向明

責編:馬守璞 編輯:馬宇 馬志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